秋季畜牧养殖管理关键:关注气候变化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但昼夜温差大,这对畜牧养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保证鸡群的生产性能,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一、合理通风,稳定环境
1、通风的目的
蛋鸡适宜的温度在13-25℃,相对湿度在50%-70%。早秋天气闷热,雨水多,鸡舍内潮湿,容易引发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加强通风换气至关重要。白天打开纵向风门窗,加大通风量;晚上适当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利于鸡体散热和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2、通风调整的关键点
随着气温降低,风机开启数量减少。为降低鸡舍前后温差,适时调整进风口面积,打开所有小窗,使风速缓和,降低风冷效应。小窗打开角度以不直接吹鸡为宜。
3、适时观察鸡群
每天认真观察鸡群,如有冷风直接吹入,可见局部鸡群拉稀症状。及时调整后,这种条件性疾病就会改善。早晨舍内空气污浊时,进行强制通风,以8-10分钟为宜,不留死角。二、调控温度,减少应激
1、关注温度,适时调整
2、昼夜温差大,注意温度变化
秋季湿度小,感觉舒适凉爽,但要注意冷空气由北方南下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夜间保暖工作,避免鸡群因温差应激和着凉而引发呼吸道疾病。三、加强饲料营养、确保饲料新鲜
鸡群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以尽快恢复体能。给予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含量要充足。此时鸡群的食欲有所增加,必须保证饲喂充足,添加饲料时要少喂勤添,每次添料不超过食槽的1/3,尽量让鸡把料槽内饲料采食完。入秋后空气湿度还比较大,要注意保存好饲料,防止发霉和变质。
四、加强光照的管理
秋季自然光照逐渐缩短,养殖户应该及时调整开灯时间,注意保持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恒定,以免影响产蛋。产蛋前期光照时间9小时,鸡群产蛋率5%以上时逐渐递加,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产蛋中期保持光照的平稳,光照时间14-15小时。产蛋后期40周龄左右可以适当增加光照,每周最多增加不超过0.5小时,光照总长不超过16.5小时。
五、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可以降低舍内微生物的含量,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病毒。秋季也是各种疫病的高发期,坚持鸡舍带鸡消毒制度,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下午进行消毒,消毒时要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尤其是进风口处。
消毒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秋天是鸡群容易出问题的季节,为消除不良影响,应根据气候变化和鸡群情况,做好以上工作,加强管理,科学饲养,充分发挥鸡群生产性能,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