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换羽原理:生理性代谢调整
换羽是蛋鸡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就像我们人类换季换衣服一样,蛋鸡也会经过一个产蛋周期后,更换一次羽毛。但是,你知道吗?这个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呢!
那么,蛋鸡换羽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一个生理性代谢调整的过程。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强制换羽。简单来说,就是人为地给蛋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让它们在短期内停止产蛋,羽毛脱落及更新。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10周的时间。而自然条件下,蛋鸡换羽一般需要4个月左右,产蛋不整齐,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对养殖户来说,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强制换羽的原理
那么,强制换羽的原理是什么呢?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钙的缺乏,一个是激素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钙的缺乏。当蛋鸡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时,会使得细胞钙的缺乏,而钙是维持神经分泌的主要物质。钙缺乏会影响下丘脑的调节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一方面,下丘脑TRH的释放量会增加,通过一系列途径促使垂体释放TSH,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强化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活动,促进体内贮存营养物质的分解, 是脂肪的分解,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需要。
另一方面,钙的缺乏会抑制垂体LH的分泌,使血浆中LH减少,从而导致雌激素分泌量减少甚至停止。这样,蛋鸡体重不断减轻,卵泡萎缩,进而引发休产、换羽。
当停止应激后,蛋鸡从饲料中获得了钙和其它营养物质,满足了其机体细胞的生理需要,神经和内分泌调节机能也逐渐恢复到产蛋期的状态,各种激素分泌趋于平衡,生殖系统及其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产蛋机能也会恢复,从而进入一个新的产蛋周期。
强制换羽的方法及操作技术
目前,强制换羽的方法有饥饿法,高锌日粮法,低钙日粮法,激素法等。其中,饥饿法因其操作简单,不必用药,且换羽效果较好而被广泛采用。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饥饿法的操作技术。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蛋鸡进行强制换羽。一般来说,选择体重在1.2~1.4千克的蛋鸡为宜。
然后,从产蛋末期开始,逐渐减少饲料供给量。在5天内,将饲料供给量减少到原来的60%。在接下来的5天内,继续减少饲料供给量,直至停止供给饲料。
停止供给饲料后,让蛋鸡进行自由采食,以补充所需的营养。
在停止供给饲料的期间,要注意观察蛋鸡的精神状态和体重变化。如果发现有病鸡或体重减轻过快的鸡,要及时处理。
判断强制换羽成功与否的标准
那么,如何判断强制换羽是否成功呢?以下是一些判断标准:
1、强制换羽期间的体重变化:鸡只体重下降25~35%为宜。
2、强制换羽期间的死亡率:累计死亡率达到2%时就应停止应激恢复供料。
3、强制换羽后重新开产日龄:从强制换羽的实施期开始至产蛋率恢复到50%的时间为45~55天较适宜。
4、换羽期主翼羽脱换速度:一般35~45天换羽结束。
5、新的产蛋周期的产蛋率:经强制换羽后,鸡只的产蛋率明显提高,高峰期产蛋率甚至能达到8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生产中强制换羽没有定式,换羽效果也随鸡只品种、换羽季节、鸡只日龄、鸡舍环境及管理条件不同而不同。因此,养殖户应权衡各种因素,灵活掌握以上原则,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要强调的是:换羽有风险,施行需谨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