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秋来临,蛋鸡的营养需求是否需要调整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可对于养鸡户来说,深秋的到来也意味着鸡群营养需求的变化。这不,最近有不少朋友在问我:“鸡群采食量上升了,是不是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浓度呢?”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夏天的情况。高温高湿的天气,鸡舍里的温度就像蒸桑拿,鸡群的采食量也跟着下降。这时候,很多鸡场都会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来弥补采食量下降带来的营养负平衡。其实,提高营养浓度的方法,大家理解并不一样,有的朋友认为能量高了好,有的朋友认为蛋白高了好。
可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鸡群的采食量逐渐上升,这时候,有些朋友就开始琢磨了:“采食量提高了,是不是就可以降低饲料的营养浓度,甚至可以停掉午夜灯光呢?”理论上,这个想法是对的,但在实践中,却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降低饲料营养浓度,还是停掉午夜灯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生产性能的下降。
夏天的时候,鸡群采食量低,摄入的营养不足,会导致机体会出现透支,鸡群体重也会下降。行业内常说“夏天挖的坑,秋天来填补”,夏天摄入的营养不足,秋天就会通过多吃来弥补夏天营养的不足。但要注意,如果鸡群体重小、蛋重小,鸡群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才能满足营养需求。如果这时候贸然降低饲料营养浓度,就会影响到延长鸡群恢复的时间,对提高生产性能是不利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浓度呢?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调整饲料营养浓度的具体情况
- 必须等到体重恢复正常,为避免鸡超标严重,可以降低饲料能量。
- 蛋重恢复正常,为避免蛋重过大,可以降低蛋白。
- 有60%以上数量的蛋形指数偏小时,可以适当调整。
以下是不能全面降低饲料营养浓度的情况:
不能全面降低饲料营养浓度的情况
- 体重低于标准,不能下调,情况严重时还要综合考虑原因所在和采取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 蛋重低于标准3克且蛋重不见恢复,甚至还出现下降时,不能下调饲料能量蛋白。
- 有60%以上数量的蛋形指数偏大时,预示着鸡群中偏瘦比例高,需要谨慎对待,这种情况会出现产蛋延迟,甚至在遇到一场应激时出现产蛋下降。
温差大的秋季,一些营养储备不足的鸡群只要有点降温、有点风吹草动、应激、免疫注射疫苗时就会出现产蛋率的下降,因此体能储备不足,体质不好的鸡群,切勿随意降低饲料中的营养浓度。
当然,有些细节要随时观察并采取对应措施,比如鸡群出现蛋壳质量薄、瘫鸡问题,但是鸡群精神正常、粪便正常,在晚上熄灯时,要观察料槽内还没有剩余的石粉,如果没有,大概率跟缺钙有关系。
建议做好哨鸡岗位制,每月都称鸡的体重,如果发现体重逐步下降的情况,慎重 降低饲料的营养浓度。
同时也建议每天都称蛋重,任何引起蛋重下降的因素,继续发展下去,都有可能引起产蛋率的下降,蛋重下降时慎重降低蛋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