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中控制体重的关键时期:育雏期和产蛋后期
作者:花田诗韵•更新时间:23小时前•阅读2
蛋鸡体重管理:育雏期与产蛋后期的重要性
在蛋鸡养殖的世界里,母鸡的体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鸡群的生长状况、产蛋质量和整体效益。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在蛋鸡成长的两个关键时期严格控制体重:那就是育雏期和产蛋后期。关键时期一:5周龄——成长的基石
荷兰优利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5周龄的体重与产蛋期的各项性能指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换句话说,5周龄体重越重,产蛋性能越好,存活率也越高。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在生长发育的早期,特别是5周龄内,鸡群的主要器官的发育与完善。 然而,5周龄体重不达标的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并不少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饲料质量不佳**:一些饲料厂家和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棉粕、菜粕、羽毛粉等替代豆粕和鱼粉,导致饲料的营养浓度低,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求。 2. **饲养管理不当**:雏鸡质量差、环境温度不适宜、光线过弱或不均匀、饲喂用具不适宜、喂料方法不当或喂料量不足等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为了确保5周龄体重达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明确体重标准**:不同品种的鸡,其体重标准不同,养殖者需要明确这一点。 2. **提供充足、全面、平衡的营养**:选用鱼粉、豆粕、花生粕等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原料,并适当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和酶制剂。 3. **科学饲养管理**:雏鸡要尽早入舍,缩短运输时间,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温度过低或忽高忽低。 4. **防止疾病发生**:搞好育雏舍的隔离、卫生和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确切免疫接种。关键时期二:产蛋前期——产蛋的保障
产蛋前期的体重及其一致性对鸡的产蛋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一阶段,随着产蛋率的上升,体重应有适宜的增加。例如,伊莎白壳蛋鸡在产蛋率10%时的体重为1360g,产蛋率40%时体重为1450g,产蛋率70%时体重为1500g,产蛋率90%时体重为1560g。 影响产蛋前期体增重率的因素主要有: 1. **营养**:饲料质量差、更换蛋鸡料过晚、采食量少等都会影响鸡体的增重。 2. **疾病**:鸡群发生疾病,如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囊病、禽流感等,都会影响体增重。 为了确保产蛋前期体重达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更换饲料**:当鸡群体重达到开产体重时,直接换成产蛋高峰料,或在17~18周龄换上预产鸡料。 2. **饲料品质优良**:选用豆粕、鱼粉、酵母粉等优质原料配制饲粮,杂粕用量尽可能少。 3. **科学饲养**:根据体重、光照和产蛋上升情况不断增加喂料量,使营养走在前头。 4. **细心管理**:定期称重,加强对体重小和冠发育差的鸡的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加强对环境和鸡群消毒。 总的来说,蛋鸡的体重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育雏期和产蛋后期严格控制体重,确保鸡群健康成长,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