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产薄壳蛋,原因复杂
哎呀,养鸡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鸡下出的蛋壳薄薄的,就像纸一样,轻轻一碰就碎了。这种情况让不少养殖户头疼不已,因为薄壳蛋不仅影响鸡蛋的品质,还会降低经济效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鸡产薄壳蛋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防治。
一、饲料原因
得说说饲料问题,这可是导致薄壳蛋的主要原因之一。咱们先来看几个关键点:1. 缺钙: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如果饲料中缺钙,就会产薄壳蛋或软蛋。据研究,一只鸡每天采食100克~125克饲料,鸡对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仅60%,所以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因此,在鸡配合饲料中应添加5%~8%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
2. 缺磷: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鸡日粮中磷的需要量为0.6%,其中有效磷应含0.5%。所以饲料中须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3. 钙磷比例不当:不论是钙多磷少或是磷多钙少,对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日粮中钙、磷比例应以6~8∶1为宜。如二者比例不当,将导致产薄壳或软壳蛋。
4. 缺乏维生素D:即使日粮中钙磷充足,也会使钙、磷吸收和代谢作用产生障碍,导致蛋小、畸形、壳薄和软壳,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所以,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让鸡多晒太阳,使皮肤和羽毛含有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的照射后转化成维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
5. 添加剂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添加剂,能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饲料添加剂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须根据鸡群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添加剂,并掌握好合理用量。
6. 饲料霉变:饲料因保管不善而发生霉变,喂鸡后致使鸡的肝脏、肾脏等被黄曲霉素侵害,从而破坏了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导致鸡的体重减轻,饲料报酬降低,抗病力差,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因此,要妥善保管饲料,以防发潮霉变。
二、管理因素
除了饲料问题,管理因素也是导致薄壳蛋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点:1. 鸡舍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气温低于-12℃时,鸡采食量会减少,蛋壳也会变薄。因此,夏季应通风降温,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鸡舍内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
2. 通风不良:鸡舍通风不良,造成氨气浓度过高,则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所以,鸡舍内要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三、生理性因素
除了饲料和管理因素,生理性因素也会影响蛋壳质量。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1.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所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2. 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3. 连续产蛋:母鸡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所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并常晒太阳,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
4. 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喂3天~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5. 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天~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6. 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四、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疾病和药物也是导致薄壳蛋的原因之一。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1. 鸡传染性气管炎、鸡新城疫、鸡白痢、肠炎,以及破坏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也会使鸡产薄壳蛋或软壳蛋。为了预防鸡病,须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鸡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气管炎疫苗、产蛋下降综合征疫苗、禽霍乱菌苗等;定期服用驱虫药。
2. 鸡群密度过大、环境卫生不良和受惊吓等,均可导致鸡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因此,鸡群在产蛋期间,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发生,以保证产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下,鸡产薄壳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饲料、管理、生理性、疾病与药物等因素。咱们要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提高经济效益。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养殖顺利!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