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通风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一、笼养肉鸡通风那些事儿

畜牧养殖通风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说起养殖肉鸡,通风问题可是个老大难。你们知道吗?在四层笼养系统中,那些中间层的鸡笼,通风那叫一个“憋屈”。它们就像被夹在中间的孩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气流动性差得要命。这不,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啥的,都成了问题。

1、中间笼层通风性差:

畜牧养殖通风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中间两层鸡笼,位置尴尬,上层和下层的鸡笼把它们紧紧包围,导致空气流动不畅,闷热得不行。有时候,通风就像是在开玩笑,明明是开着的,却感觉透不进来一丝凉风。

2、鸡舍内温湿度不均匀:

由于四层笼养系统,鸡舍内空气和鸡笼内空气在温度、湿度及氧气浓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二、三层鸡笼,容易过热和缺氧。这就像是在炎炎夏日,你却穿着厚厚的棉衣,那滋味儿,想想都难受。

3、湿度管理困难:

深秋和春季,外面的大风和低湿度,让鸡舍内的湿度难以保持。这对肉鸡的生长影响可大了,就像人感冒了,身体不舒服,生长自然就慢了。

二、破解通风难题,有招!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解决。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解决通风问题的几个小妙招。

1、调整通风:

多加风机、短抽多停:通过增加风机数量和采用“短抽多停”模式,利用风机的瞬间拉力排出鸡笼内的热气和废气,提高中间两层的换气速度和空气流通性。不过,这招得根据鸡的年龄来调整。比如,1-21天龄的小鸡,机体发育不完全,产热小于或等于散热,怕冷怕风,可以先加基础风机大小,尽量时控不要温控长转;28天龄后,笼内密度大,机体发育完全,怕热怕闷,产热大于散热,可以先加时间再加风机大小基础风机,过大过小都易出问题。

2、湿度管理:

及时加湿:在深秋和春季,应及时采取加湿措施,维持鸡舍内的适宜湿度,特别是在西北风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湿度来调节鸡群的体感温度。中午适当提高温度:对于13-18日龄的小鸡,可以将中午温度适当提高至目标温度以上,以10%微张嘴率为标准,弥补湿度对鸡群体感温度的影响。湿度每变化16.7%,体感温度补偿1℃,最多2-3℃。

3、调整通风时间和风扇开启数量:

畜牧养殖通风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减少通风:由于下午4点后鸡舍内温度下降较快,应减少通风次数,防止舍内温度骤降,影响肉鸡的健康。体感温度监测:通过多个观测点监测鸡群体感温度,制定科学的通风预案,合理调整风扇的开启数量和时间,确保各层鸡笼内的空气质量。

解决通风问题,关键是要根据鸡的年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让鸡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最后,提醒大家,本文所发资料信息来自肉鸡养殖基础技术,由鸡病专业网版主黄瑞强审核矫正,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