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蛋鸡产蛋期饲养策略,确保岭南黄鸡健康高效产蛋
咱们农村,养鸡可是件大事儿!特别是岭南黄鸡,那可是咱们这儿的一大特色。要说养鸡,就得讲究策略,尤其是产蛋期的饲养。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优化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策略,让咱们的岭南黄鸡健康高效产蛋。
产蛋期管理,分三个阶段
鸡群一般在18-20周龄从育成舍转入产蛋舍,日粮也由后备料转为产蛋鸡过渡料,最终换为产蛋料,喂料量逐渐增加,同时增加人工光照,为产蛋做准备。产蛋期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1.产蛋前期的管理
母鸡从生长阶段进入产蛋阶段,并逐渐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其中,合理的给料、光照方案是关键。检查是否达到标准体重,未达标时,应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的浓度,使鸡的体重迅速达到标准体重。体重不达标或发育不良应适当推迟光照刺激。
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母鸡产蛋时,形成蛋壳需要大量的钙,因此,开产前,可将饲料中钙的含量提高到2%,为产蛋做好钙的储备。
平养模式开产前一周必须安置好产蛋箱,让鸡提前熟悉产蛋箱,减少开产后窝外蛋的产生。笼养亦应在此时修好产蛋网,以减少破蛋造成的经济损失。
鸡群达到标准体重、高均匀度,可参考密闭式鸡舍或开放式鸡舍光照方案增加光照刺激,促使种鸡性成熟、适时开产。每周增加光照时间为20-3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达16小时为止,并保持这个恒定光照至鸡群淘汰,光照强度为40-50勒司,灯泡离地面约2米高,灯泡间距离为高度的1.5-2倍,注意最底层种鸡的光照强度是否足够。产蛋期光照原则:光照时间可延长不可缩短,光照强度能加强不能减弱,因此,要准时开灯、关灯,并保持灯泡和灯罩的清洁。
提供充足的养分。母鸡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体重、蛋重都在增长,且群体的产蛋率也在不断地上升,因而此时应提供优良、营养完善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增重的营养需要。一般开产后产蛋率每增长5%,增加1次喂料量,增喂量约3克/只.日。增喂量可依据产蛋率达5%时的喂料量、产蛋高峰时喂料量计算得出。例如:某快大配套系5%产蛋率喂料量为100克/只.日,预计产蛋高峰时产蛋率80%,喂料量为145克/只.日,从5%-80%共加料15次,总加料量:145-100=45克,每次加料量:45÷15=3克。
高峰喂料量的高低是由种鸡的体重、高峰产蛋率、开产周龄、季节所决定,推迟开产的鸡群,往往产蛋率上升速度较慢,高峰产蛋率也较低,高峰喂料量应适当调低,其每次加料量比正常开产鸡群要低些。否则,加料过快只会增加体重,对后期的产蛋率、受精率将会造成更大损失。
随着产蛋率的增加要逐渐增加集蛋次数。每次集蛋数量不应多于全天产蛋总数的30%,产蛋率50%以上时,每天应集蛋5次,每天最后一次集蛋时间不应太早,以避免太多种蛋在蛋网上过夜。
每次集蛋前,应先洗手消毒,集蛋时大头朝上,不符合种蛋标准的作菜蛋处理,种蛋收集后应立即消毒。种蛋可用2倍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后通风,以免影响种蛋孵化率。
2.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这个时期产蛋维持在最高水平,虽然此时鸡的体重增长减缓,但蛋重仍在增加,因此,营养水平仍需保持在最高状态,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维持不变,使产蛋高峰期延长。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3-24℃,最适宜的湿度60-65%,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提供充足饲料、饮水,准时喂料、匀料,开、关灯时间准确。
减少对鸡群的干扰,减少各种应激,为鸡群创造安静的环境。
产蛋高峰期间母鸡繁殖机能旺盛、代谢强烈,抵抗力较弱、易得病,要特别注意鸡群的健康状况,保持环境和饲料的卫生,避免鸡群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产蛋高峰期间应定期添加复合维生素和抗菌消炎药,减少应激对产蛋造成的影响和产蛋对输卵管造成的损害,以稳定产蛋和提高种蛋合格率。
3.产蛋高峰期后的管理
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开始逐渐下降,为了进一步稳定产蛋成绩,维持三高指标,此时,高峰期后要相应减少营养供应,防止母鸡营养过剩,体内脂肪过度积累使体重增长过快,造成产蛋率、受精率急剧下降、母鸡死亡率上升。产蛋高峰期到达以后,产蛋率5-6天不再上升,应开始试探性减料2-3克,然后观察种鸡的产蛋率和体重变化,如无异常,以后每2周减料0.5-1克,如产蛋下降过快,应暂缓减料或恢复到前一周喂料量水平。
产蛋高峰以后,每2周对鸡群体重、蛋重作跟踪抽称,为了所得数据更具代表性,可固定多点取样,称重一般在下午进行,保持产蛋高峰后每周增重幅度相对合理、一致。正常型配套每周增重幅度约10-20克,矮小型配套每周增重幅度约5-10克。
如遇因气候突变,光照、饲养和健康等原因引起产蛋下降时应立即减少给料,待消除上述不利应激因素,观察2-3周,视产蛋恢复情况和体重增加情况,再决定减料和减料幅度。
产蛋后期母鸡吸收钙的能力减弱,应定期为母鸡补充钙源如贝壳粉、石粉粒等,提高后期种蛋合格率。
及时淘汰、出售停产、低产蛋鸡只。及时淘汰病残鸡只。
4.产蛋鸡日常管理要点
经常巡查鸡群,注意光照、喂料、饮水、疾病等情况,及时排查处理。
减少应激。
应激产生的原因:产蛋、抓鸡、打针、停水、光照、飞鸟
应激造成的影响:食欲、产蛋下降、软蛋多、易惊群
做好产蛋、防疫、用药、用料等日常生产记录。
5.种蛋管理
正确集蛋和种蛋消毒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和生产健康的雏鸡。
种蛋的收集、包装、运输都必须保持大头朝上,种蛋的大小、形状要合适,蛋壳致密、均匀、无裂纹、表面清洁,壳厚正常,蛋壳颜色应符合品种标准。
种蛋用2倍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后通风,消毒后转入蛋库储存。
种蛋储存、运输需要合适环境条件,种蛋保存一周以内,15-16℃合适,保存一周以上以12℃为宜,蛋库的湿度以70-80%较佳。种蛋保存时间愈短愈新鲜,孵化率愈高,一般保存3-5天能取得良好孵化成绩。种蛋运输时注意包装完善,轻装轻卸,以免震动碰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