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季畜牧养殖,六到助您育成期保暖防寒

  冬天来了,鸡舍里的温度就像掉进了冰窟窿,养殖户们可都犯了愁。保温防寒成了冬季畜牧养殖的头等大事。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到“六到”管理,让鸡群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健康成长。

一、“六到”管理措施

  “六到”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做到“测到、找到、改到、听到、巡到、投到”。这六个步骤,环环相扣,确保鸡舍温度稳定,鸡群健康。

  1、测到

   要了解鸡舍的结构和环境,测量鸡舍的尺寸、水帘、小窗的大小。然后,监测温度、湿度、舍内静压、舍内风速是否有异常。以4列3层A型笼为例,我们在每面的1、5、15、25、35、44架设一个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

  2、找到

  根据栋内横向和纵向温差的变化,找到出现问题的源头,比如栋内前后温度低点位,例如前后门、风机、粪沟口、保温板等。对于场内找不到原因的位置、解决不了的温差,可以借助领导资源,帮助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3、改到

  通过“测到”的数据分析,找到栋舍的风险点进行整改,比如对栋舍前门使用门帘、堵塞清粪口、统一对称小窗开口、密封水帘保温板、包裹不使用的风机等。在整改之后,重新测定各点温度,检验整改效果。

  4、听到

  建立值班人员呼吸道听诊制度,对听诊呼吸道类型、比例进行记录。出现特殊情况时,及时进行反馈;针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进行重点标记听诊,确定呼吸道较多的位置,定点投药,定点管理。

  5、巡到

  建立鸡群巡视的流程和标准,明确鸡群饲养环境、生产指标、鸡群状态等,做好24小时值班记录。根据各栋饲养品种、栋长经验与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对各栋的三个关注点,并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区域,设立哨兵鸡,单独统计鸡群异常比例,每天对哨兵鸡进行听诊,有问题及时投药。

  6、投到

  在鸡群的关键日龄、关键节点前提前单独给药,预防呼吸道。在高度关注区域温度变化前单独给药,并根据大群/小群体症状,判断准确疾病,并确定是否在高度关注区域加大药物剂量。

二、鸡舍环控管理

  冬季鸡群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空气质量、冷应激、应激叠加等。因此,鸡舍环控管理至关重要。

  1、空气质量

  做好通风模式的选择。采用最小通风量模式,保证鸡舍内氧气供应和有害气体排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小窗开口设置为2.5cm,使进入的新鲜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鸡舍顶部,与舍内污浊空气充分混合后再缓慢下沉,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群。

  每天清粪1次,查找漏水点,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地面清理注意洒水,避免粉尘上扬,洒水可在中午温度最高点进行,起到加湿降尘的效果。

  为达到通风与保温的平衡,实际调整过程中,可以牺牲部分通风量来达到鸡舍温度适宜,保证鸡群健康,不发生呼吸道。

  2、冷应激

  提前关注天气预报,掌握冬季气侯变化规律,做好预案。气温骤降时,通风参数调整要迅速,可以通过减少通风量保住舍温,以保证舍内最低温度降幅与前一天相比控制在0.5℃~1℃以内。

  做好局部冷应激的预防。门窗做好密封,在门窗边缘安装密封条或者安装门帘。水帘保温板缝隙使用透明胶带密封,不使用的风机使用塑料布包覆,防止冷风渗透。定期检查门窗的密封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条或修复密封不严的部位,确保鸡舍的密封性。

  3、应激叠加

  在保证鸡群体重超标准3%~5%,呼吸道比例0.5%以下的情况下,结合降温节点,合理调整换料、转群等应激发生的时间,避免应激的叠加。

   冬季育成期鸡群的防寒保暖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养殖场从鸡舍环境调控、供暖设备管理、通风与空气质量保障以及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鸡群在寒冷的冬季健康生长,顺利度过育成期,为后续的产蛋或出栏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