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养殖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选择需谨慎
作者:茶乡雅士•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5
在咱们畜牧养殖的圈子里,说起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这些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都是氨基糖苷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上对付那些让人头疼的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疾病的得力助手。不过,这些“抗生素大侠”虽然本领高强,但使用起来也得讲究个“门道”,可不是随便就能拿起来就用的。
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大侠”的共同点
它们都是有机碱,能跟酸形成盐,常用的就是硫酸盐。它们在水里溶解度不错,性质也稳定,溶液偏酸性,PH值一般在4到6之间。口服的话,吸收得很少,大部分都从粪便里排出去,所以特别适合治疗肠道感染。要是打针的话,吸收快,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 它们都是杀菌的抗生素,抗菌谱挺广的,对那些需要氧的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很大,对厌氧菌就不行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一般,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挺敏感的,有的对支原体也有作用。不过,它们也有个缺点,就是对动物身体有耳毒性和肾毒性,还能阻断神经肌肉。再来瞧瞧它们各自的“个性”
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按发现的顺序分了三代,第一代的有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第二代的有庆大霉素、大观霉素,第三代的是安普霉素。第二代和第三代比第一代的抗菌活性强多了,庆大霉素在它们中间算是抗菌活性最高的。敏感性
第一代氨基糖苷类药物因为用得太多,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还容易出现交叉耐药,一旦产生耐药性,就算停药了也不容易恢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第一代氨基糖苷类药物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原因。 庆大霉素在这方面比第一代强一些,耐药菌株少,停药一段时间后,敏感性还容易恢复。 安普霉素有个独特的辛二糖结构,和其他同类抗生素不交叉耐药,抗耐药性也强。抗菌谱
随着呼吸道疾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的增多,对抗支原体药物的需求也大了。氨基糖苷类药物里,第一代的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对支原体没作用,而第二代和第三代对支原体有作用,所以在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滑液囊支原体的时候,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的使用率也就越来越高了。毒副作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肾毒性和耳毒性,对动物生产来说,主要影响就是肾毒性。常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肾毒性排名是这样的:新霉素> 卡那霉素> 安普霉素> 庆大霉素> 大观霉素。肾毒性不同,给药途径也就不一样。新霉素只能口服,其他的都可以注射。比如卡那霉素注射液,因为肾毒性较强,用多了容易出现副反应,比如尿酸盐增多、拉稀等,所以用的时候要控制剂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主要问题是口服吸收差,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治疗肠道疾病,不能治疗全身感染。 现在有兽药企业研发出了专利酯化技术,解决了安普霉素口服不吸收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它的口服吸收率,现在也能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了。今年还研发出脂质体载药技术,实现了庆大霉素的靶向富集,提高了它对支原体及细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解决了临床问题。 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既要考虑它们的抗菌活性、敏感性、抗菌谱和毒副作用,还要注意给药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让它们在畜牧养殖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保护咱们的动物健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