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牡丹含笑问春风,何日再赏艳阳天

牡丹含笑问春风,何日再赏艳阳天

今天心血来潮,想搞搞古诗词创作,就选“牡丹花”这个主题。我一直觉得牡丹挺好看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就想着用诗词来赞美它。怎么开始?当然是先收集素材。

诗句 作者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未知
黄金络索珊瑚坠,独立春风看牡丹。 未知

经过一整个下午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一首关于牡丹的诗。虽然跟那些大诗人的作品比起来还差得远,但毕竟是我自己创作的,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把最终版的诗句分享给朋友看,得到不错的反馈,挺满足的。以后有时间,我还会继续尝试,写写其他的花,或者写写其他的景物。这回的经历让我觉得,创作并不难,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每个人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诗篇。

看完照片,我又把网上搜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包括诗句、典故、还有一些关于牡丹的描写。我把这些内容都分门别类地记在笔记本上,方便我后面创作的时候参考。以前读书的时候语文水平一直都还不错,有点小骄傲。

这些古人的诗句给我不少灵感。我还解一下关于牡丹的传说,据说武则天在冬天让百花齐放,这牡丹还真有股子傲气。这些典故和传说也一起记下来。不过光看别人的诗句还不够,我还得自己观察观察。虽然现在不是牡丹盛开的季节,但好在我以前拍过一些牡丹的照片,正好拿出来看看。我翻出之前去洛阳赏花时拍的照片,仔细瞧瞧,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都有,真是好看极。每一朵都开得那么饱满,花瓣一层层的,特别有层次感。

私信TA以下是一些关于牡丹艳遇的诗词:

峨眉佛光展开全文牡丹的品格凝聚在它不畏权贵、敢于拒绝之中,那是一种令人景仰和崇尚的精神。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绿润红酣,香浓粉艳。牡丹初放闲庭院。一春常恐负花期,妆成静日珠帘捲。倚笑娉婷,含情缱绻。若教解语应肠断。东皇谅也惜韶华,倩他月姊来相伴。 昼锦堂再赏牡丹 韩琦 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谁言山下曾为雨,只恐身轻去逐风。且共对花开... 绕东丛了绕西丛,为爱丛丛紫閒红。怨望乍疑啼晓雾,妖饶浑欲殢春风。香苞半绽丹砂吐,细朵齐开烈焰烘。病老情怀慢相对,满栏应笑白头翁。

秦地春光似洛阳,牡丹名擅百花场。巧钟绝艳群芳后,高剪红云万叶强。 露满金盘看国色,风回绮席识天香。酒酣只欲盈簪戴,聊伴衰颜照玉觞。 前村夜半。每为江梅肠欲断。浅紫深红。谁信漫天雪里逢。 醉头扶起。宿酒阑干犹困倚。便莫催残。明日东风为扫看。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沈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 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

春风无束绿杨枝,含笑萦情弄坠丝。惊瘦尽,怨归迟。休将桐叶更题诗。不知桥下无情水,流到天涯是几时。 15、《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宋代·杨万里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牡丹含笑问春风,何日再赏艳阳天

我先去网上搜一圈,看看古代诗人们都怎么写牡丹的。用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找资料,你别说,还真找到不少经典诗句。其中,我特别喜欢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真是绝,把牡丹的地位一下子就抬高。还看到宋代邵雍的《牡丹吟》,“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也写得不错,把牡丹比作花中之王,确实贴切。

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小提示:李石的《同韩子东赏牡丹》原文内容。春日载酒同诸子过友人赏牡丹四首。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注:1, 魏紫姚黄、迟兰赵粉 指牡丹最佳品种之花名。2, 艳阳天*阳天:傅挺水教授,大中华诗词论坛沧浪诗会总版主,75岁了,仍为中华文化传播呕心沥血,2022年立冬退修。牡丹例来代表富贵,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咏牡丹的作品,同样也有诗人在作品中指出,谷雨之后,太阳出....

视频 搜索 又是端午艳阳天,铺纸舔墨戏牡丹。醉卧春风君莫笑 打开原网页网页资讯图片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自己的诗句。我先试着用刘禹锡的风格写几句,又模仿邵雍的风格写几句。写删,删写,反反复复,总觉得差点意思。不过慢慢地,我找到一些感觉。我把牡丹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用一些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她的容貌和气质。“百枝绛点灯煌煌”,这句感觉还不错,把牡丹比作点点灯光,想象着一片花海如同繁星点点,挺美的。这一步完成后,我把牡丹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用一些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她的容貌和气质。也把自己搜到的诗句精简地代入到自己正在写的诗句里面。

设计: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预测未来人们对于牡丹的热爱将更加深入,不仅仅是对其美丽外表的欣赏,更是对其内在精神的追求。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2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