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产气荚膜梭菌难根除,如何诊断与防治

猪产气荚膜梭菌难根除,如何诊断与防治

猪产气荚膜梭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它就像养猪场里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灾难。这种细菌,曾被称为猪魏氏梭菌或产气荚膜杆菌,是导致仔猪、育肥猪以及种猪“猝死”的罪魁祸首。它以胃肠道弥漫性出血引起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发病急,病程短,常无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就已经出现了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零星散发,近几年,这一趋势更是明显。仔猪和种猪的发病率高于育肥猪,在仔猪中甚至可能整窝发病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20%—70%。种猪和育肥猪则呈零星散发,病程短或突然死亡,病死率同样很高。

这个病一旦传入猪场,就像野草一样,难以根除。许多规模化猪场都曾遭受过它的侵袭,而发病初期,往往被饲养员和兽医忽视。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诊断

诊断猪产气荚膜梭菌病, 要观察猪的临床症状。育肥猪和种猪可能表现为“猝死”症状,全身苍白,口角张开,口鼻流出红色或白色的泡沫,腹部极度膨大,肛门外翻。新生仔猪则可能表现为排血便,有的尚未表现症状就死亡。

除了临床症状,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检测病猪的血液、粪便等样本,可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猪产气荚膜梭菌。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的防治

预防措施

1. 母猪怀孕一个月时皮下注射魏氏梭菌类毒素铝胶苗,20天后重复免疫。

2. 零星散发该病的猪场,建议用甲硝锉粉剂按200g/t或用小苏打添加饲料中喂服,或用二氧化氯化水按常规量加倍拌料喂服,喂3~5天后停喂。

3. 产房、猪舍、周围环境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清洗临产前母猪奶头,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治疗措施

对于发现及时、症状较轻的种猪,可采用抗生素、磺胺类药、肠道消炎药、强心、止血药肌注和碳酸氢钠或甲硝锉水溶剂静脉滴注。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对养猪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养殖户们要加强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猪,降低损失。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猪产气荚膜梭菌难根除,如何诊断与防治

预防措施 具体操作
魏氏梭菌类毒素铝胶苗注射 母猪怀孕一个月时皮下注射3ml/头,20天重复免疫。
饲料添加 零星散发该病的猪场,建议用甲硝锉粉剂按200g/t或用小苏打添加饲料中喂服,或用二氧化氯化水按常规量加倍拌料喂服,喂3~5天后停喂。
消毒 产房、猪舍、周围环境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清洗临产前母猪奶头,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1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