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体究竟是什么
作者:渔舟牧歌•更新时间:20小时前•阅读2
在养猪界,有一种让人头疼的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恶魔,总是时不时地来捣乱。那么,这个恶魔的真正面目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病原体揭秘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它是由一种叫做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病原体引起的。这种细菌小得几乎看不见,但它的威力却不容小觑。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原名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也被称作副溶血嗜血杆菌。它是一种球杆状、杆状、丝状的细菌,具有显著的多形性。菌体有荚膜,不运动,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是一种兼性厌氧菌,生长需要血中的生长因子,但不能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可在葡萄球菌周围形成卫星菌落。
流行病学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养猪国家。它多发于4-5月和9-11月,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当饲养环境突变、猪群混群或者转群、饲养密度过大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或者气温变化大时,都容易诱发此病。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各个年龄阶段的猪都易感,但以3月龄的猪最为易感。
临床症状解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分为三种: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类型 | 症状 |
---|---|
最急性型 | 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不吃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常站立或者呈犬坐,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带血丝的泡沫状分泌物,口鼻耳四肢末端呈暗紫色,在1到2天内出现死亡。 |
急性型 | 体温升高40到41.5℃,精神不好,厌食,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口鼻耳四肢末端呈暗紫色,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带血丝的泡沫状分泌物。 |
慢性型 | 体温轻度发热或者不发热,体温在39.5到40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治愈或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
防治措施全解析
面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我们既要了解它的病原体,也要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 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无病猪场引进猪只,防止引进带菌猪。
-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血清学阳性带菌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
- 疫苗免疫接种,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
要想战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了解病原体,也要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猪场远离这个恶魔,让猪儿们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