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毒肆虐,为何我的猪场难以实现长期稳定
闭群管理,这是我在养猪路上坚守的原则。毕竟,猪场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旦外来的“不速之客”——蓝耳病毒入侵,整个猪场都可能陷入不稳定的状态。我曾亲眼目睹猪场里的猪儿们一个个病倒,那种心情,就像是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垮掉,让人心痛不已。
2009年11月,那是一个我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的猪场爆发了一场急性传染病,损失惨重。经过诊断,原来是一场猪蓝耳病。虽然我们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但这场灾难留给我的记忆,却如影随形。
年份 | 事件 | 损失 |
---|---|---|
2009年11月 | 猪蓝耳病爆发 | 重大损失 |
2010年5月 | 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 减少损失 |
2011年8月 | 引入先进的生物安全措施 | 实现猪场稳定 |
在猪场中,蓝耳病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有的人一见猪耳朵发紫,就误以为是蓝耳病,其实未必。有些人业务不精,误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要想在蓝耳病毒肆虐的今天,让猪场保持稳定,我们必须要做足功课。
规律一:蓝耳病不稳定的猪场,非洲猪瘟中招的概率比较大。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所以,保持猪场环境卫生,减少病毒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灭活疫苗虽然安全,但免疫保护效果相对较差。其实蓝耳疫苗的最大低效,还在于猪场的滥用与乱用。滥用疫苗容易导致病毒变异,让猪场陷入更加不稳定的状态。
为什么说猪蓝耳病是罪魁祸首呢?因为猪先感染蓝耳病造成免疫力降低后,如果环境条件、营养供应或管理方式不好时,猪场所存在的病...
在猪场受到病毒性疾病的威胁时,如蓝耳病毒、口蹄疫、圆环病毒病、流感、猪瘟等病毒性疾病,用黄芪多糖拌料喂猪,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病的猪,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猪圆环病毒疫苗应用于PCV2急性感染的猪场——仔猪群呼吸困难、消瘦、皮炎,母猪群流产、产弱仔等,可减少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的发生。
《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疫病净化的意见》提出蓝耳病等疫病净化,目前是一个良好时机。一是因非瘟,种猪场生物安全大大提高;二是因低猪价,淘汰了老弱病残猪,降低了猪群的整体风险。
发病提供条件!因为它在我国猪群已经是条件性致病菌了!就像是猪群不在阴冷潮湿、温度突变的环境下,一般不会爆发猪肺疫一样!那么,蓝耳病爆发的条件是什么呢?一般而言,80%的爆发蓝耳病的猪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饲料发霉,猪群霉菌毒素中毒诱发蓝耳病!所以,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要做到不...
扶正祛邪的黄芪多糖作为纯天然、兼有药物性和营养性为一体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防病治病、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无抗饲料添加剂黄芪多糖能有效促进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提高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进而增强抗病力和抵抗力。当其和某些疫苗联合使用时,还可以...
蓝耳病毒在环境中的高生存能力、较长的感染时间、有限的交叉保护、具有不同致病性的菌株以及侧面感染使稳定变得十分困难。
什么才算是稳定?
我们必须 定义“PRRS稳定”的概念,因为在该领域,该术语经常被错误地用于指代不同的临床和/或流行病学情况。只有当种畜中的病毒传播停止时,才能实现猪场的稳定,这反过来导致胎盘传播停止,并且仔猪出生的病毒阴性。因此,只有对仔猪进行系统测试并发现其出生时为阴性,才能将猪场视为稳定。
造成猪场不稳定的原因
病毒在猪场中的持久性可能归因于多种因素。消除PRRSV的困难之一是其在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较高。尽管它是一种被包膜的RNA病毒,在实验条件下相对容易失活,但在猪场上,人们经常观察到它在受污染的设施中的存在时间足以感染下一批进入该场所的动物。因此,如果清洁和消毒程序不够细致,它可以留在产房,并可以感染连续一批的仔猪,并且它也可以在妊娠房中持续存在,即使在感染种群的情况下,也会感染易感母猪从繁殖动物的临床体征来看,它们在理论上是稳定的。
但是,尽管设施中病毒的持久性可能产生影响,但感染动物的感染动态是对无法实现猪场稳定性最不利影响的因素。始终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动物被感染时,病毒血症的时间相对较短,成年动物的病毒血症期为2至3周,成年动物的病毒血症期为4至6周。但是,一旦病毒血症停止,尽管很有限,但病毒仍会在某些器官中复制很长时间,主要是在淋巴网状系统中。然后,它们可以从这些区域到达不同的有机分泌物,被排泄到环境中,并导致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这使得更换母猪的适应计划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当动物被感染时,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感染性。据估计,在感染后至少8个月就可以在被感染的动物中发现该病毒。因此,替代动物不断进入猪场,并且在适应期间这些动物的不受控制的感染导致病毒在种群中的持久性。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记住,品种之间的交叉保护是有限的,这意味着仅将疫苗接种计划作为唯一的控制措施是不够的,因为疫苗并不是理想的工具。因此,尽管接种疫苗计划对于预防或限制与感染相关的临床症状的严重性是有用且必要的,但应减少病毒排泄并减少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仅靠病毒不足以控制病毒的传播,疫苗接种计划必须伴有有助于限制病毒传播的管理实践。
除此之外,更多致病性菌株的出现使得稳定猪场变得困难,因为这些菌株比常规菌株更容易传播并且具有更大的能力来躲避宿主的免疫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存。猪场尽力控制它们。
最后,另一个发生侧面感染的可能。有时,在以前稳定的猪场中,再感染是由猪场外部的其他菌株引起的,这些菌株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进入猪场的动物,无论是在其原籍猪场还是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感染;购买受污染的精液,由于病毒通过性感染传播的能力,使受主猪场受到感染;或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传播病毒的猪场越靠近,病毒株的毒力就越大。
目前很多猪场想做到蓝耳阴性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引种全部是阴性,到了本场还会进行主动感染,以防主群感染造成重大损失。此外目前有些场保持猪群蓝耳稳定的普遍做法还是靠疫苗,当然不同的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应对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