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一断奶关节就肿大,为何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感染后更易引发关节问题
作者:农园趣友•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0
在养殖场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小家伙,它们刚断奶,关节就开始肿大,让人心疼不已。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仔猪关节肿大背后的秘密,一起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
什么是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简称HPs,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不仅会导致猪只关节肿大、跛行,还会引发浆膜炎、肺炎等严重问题。这种病在仔猪中尤其常见,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为何仔猪更容易患副猪嗜血杆菌病?
原因 | 描述 |
---|---|
断奶应激 | 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HPs。 |
饲养管理不当 | 猪舍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高、消毒不彻底等因素,都会增加仔猪感染HPs的风险。 |
免疫抑制 | 猪场中存在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降低猪只的抵抗力,使得HPs更容易侵袭。 |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表现
仔猪感染HPs后,会出现以下症状:
- 关节肿大、跛行
- 呼吸困难、咳嗽
- 消瘦、被毛粗乱
- 部分猪只出现脑炎症状,如倒地划水等
防治策略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环境卫生,降低饲养密度
-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切断HPs的传播途径
- 加强仔猪免疫,提高其抵抗力
-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案例分析
2014年3月,某养殖场出现了仔猪关节肿大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HPs感染所致。该场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免疫等,最终有效控制了病情,减少了损失。
副猪嗜血杆菌病对仔猪的危害不容忽视。养殖户应重视HPs的防控,从饲养管理、消毒、免疫等方面入手,降低仔猪感染风险,保障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