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系母猪肢蹄病频发,如何从营养角度精准预防
作者:畜产妙手•更新时间:19小时前•阅读0
饲养合理的饲料是预防母猪肢蹄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养殖户应根据母猪的需求,提供均衡的营养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母猪的肢蹄健康也是预防母猪肢蹄病的重要措施。
母猪肢蹄病的成因与挑战
母猪肢蹄病是规模化、集约化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很难治愈,导致母猪过早淘汰。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管理及疾病因素都可能导致母猪肢蹄病的发生。
- 遗传因素:母猪肢蹄病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不同的品种其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
- 营养因素:母猪日粮营养缺乏或过剩,营养不平衡,均可导致肢蹄病。
- 管理及疾病因素:母猪转群时动作粗暴,导致肢蹄受伤;群养母猪咬架、跳圈等。
营养预防策略:如何精准施策
在当今母猪繁殖成绩逐步提升的养猪时代,肢蹄病成为持续困扰猪场的“小疾病”。
营养素 | 作用 | 缺乏症 |
---|---|---|
生物素 | 促进皮肤和毛发健康 | 肢蹄损伤、蹄裂 |
钙和磷 | 维持骨骼健康 | 骨软化、跛行 |
维生素D | 促进钙磷吸收 | 骨软化、跛行 |
泛酸 | 维持神经系统健康 | 共济失调、步态不稳 |
据估计,美国猪场母猪肢蹄病的比例高达48%,每年给美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高达2.3亿美元。预防肢蹄病要从选择具有健全的腿和脚的后备母猪开始。因此,需要在控制采食量和日增重的基础上实施量身定制的饲养计划,同时优化后备猪营养,以确保建立一个强大的骨骼系统。
案例分析:新美系母猪场如何应对
项目猪场是南方某新美系种猪场,场内种猪蓝耳双阴。通过现场巡栏和被动淘汰分析发现,母猪肢蹄问题比例高达40%左右,是母猪被动淘汰的第二原因。
通过现场母猪肢蹄的仔细观察检查分析后,教练团认为引起母猪肢蹄病的第一原因是生物素等营养的缺乏,第二原因是母猪膘情过肥,第三原因是栏舍湿滑。
解决方案:多管齐下,保障母猪健康
- 补充生物素等营养
- 控制膘情
- 环境控制
- 有效防控
方案实施一个月后,母猪肢蹄病比例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产房中度肢蹄病母猪比例降低14%,严重肢蹄病母猪降低至0%。配怀舍母猪肢蹄病比例由7.5%降低至2%。
小结:营养是母猪健康的关键
新美系对生物素等营养的需求远高于当前营养标准。生物素缺乏是导致母猪肢蹄病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生产管理中需高度重视母猪生物素缺乏引起的母猪肢蹄问题,有问题的母猪及时治疗,防止因严重肢蹄病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