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疫苗后猪群仍发病,是疫苗失效还是管理不当
作者:畜产行家•更新时间:13小时前•阅读1
在养猪业中,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有时候即便猪群接种了疫苗,仍然会出现发病的情况。这究竟是疫苗失效,还是管理不当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疫苗失效的可能原因
原因 | 描述 |
---|---|
疫苗运输和保存不当 | 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直接受到日光照射时间较长、夏季疫苗在室温条件放置过久,都可能导致疫苗失效。 |
疫苗使用不当 | 在疫区进行紧急接种或在未暴露疫情的地区免疫,常有一部分动物在接种时已处于潜伏期,导致免疫失败。 |
母源抗体影响 | 母源抗体在首免时参差不齐,当母源抗体水平很高时,因疫苗中的抗原被母源抗体中和而致免疫失败。 |
疫苗剂量不足 | 国家猪瘟免疫程序中推荐的免疫剂量为1头份,是150RID,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不足以切断猪瘟亚临床感染。 |
管理不当的可能原因
原因 | 描述 |
---|---|
猪群自身营养状况不好 | 猪群在进行疫苗免疫以后,如果营养状况不好,体况较弱,都会导致免疫反应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导致疫苗免疫的失败。 |
滥用抗生素 |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活菌失去作用,并且,这些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值,使白细胞减少,影响免疫应答的水平。 |
受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 猪群受某些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从而导致免疫应答功能受到限制,也是导致猪群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
野毒或强毒株趁机入侵感染 | 猪群在接种疫苗以后,到疫苗产生免疫保护力,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恰恰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这期间,一旦有野毒入侵感染或者在此危险期感染强毒,常常会导致猪群疾病的发生。 |
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猪群接种疫苗后仍发病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运输和保存。
- 合理使用疫苗,避免滥用。
- 加强猪群营养管理,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
- 做好猪群疫病实时跟踪工作。
- 加强猪场饲养管理人员素质和兽医人员技术培训。
猪群接种疫苗后仍发病,可能是疫苗失效或管理不当所致。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