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分娩期猪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确保母猪和仔猪健康

说起孕产母猪保健,不得不提母猪繁殖性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这可是制约养殖生产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据有关资料显示,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还不错,体内血清存在抗体较多,而繁殖呼吸综合征……

分娩期猪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确保母猪和仔猪健康

来说,我国畜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少基层的群众因开展畜牧业养殖而脱贫致富。然而,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科学化的引导,基层畜牧业管理部门要注重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普及母猪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尤其是……

养猪场内母猪围产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母猪的产科疾病主要表现在产前半个月至产后7-10天出现高热,体温在40.5-41℃,不食或少食,精神不振,粪便干燥,尿液发黄,卧地不起,难产,胎衣不下或迟缓,产后出现这种猪病冬季最常见。那猪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降低仔猪死亡率,一是加强母猪饲养管理,饲喂优质、无霉变、营养均衡的饲料等,保证仔猪健康...

饲喂优质、无霉变、营养均衡的饲料等,保证仔猪健康。推荐猪流感的防治措施,预防:做好消毒工作,一般消毒剂对猪流感病毒都有效,注意猪舍通风、...

分娩期猪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确保母猪和仔猪健康

母猪无乳时,采取措施,增加排乳或适当寄养部分仔猪;做好母猪健康及营养管理,保证乳腺充分发育,提供充足奶水。

母猪无乳时,采取措施,增加排乳或适当寄养部分仔猪。3、做好母猪健康及营养管理,保证乳腺充分发育,提供充足奶水。

3.1.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加强妊娠母猪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特别是产前30天,妊娠母猪不宜太肥或太瘦,母猪在怀孕80天后要喂足哺乳母猪饲料,每...

摘要:猪肉一直是我国主要肉食产品,消耗量是非常大的。近些年,随着我国养猪政策的扶持奖励,养猪产业已从家庭饲养向着规模化及集约化发展,这有效满足了我国对猪肉产品的需求。可规模化养猪场中,经常会见到一些疾病,为养...

母猪围产期乳房炎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围产期母猪因为喂养仔猪可能会出现乳房炎,主要症状乳房胀痛、有硬结、乳汁发生变化等等,会引发哺乳仔猪腹泻,严重可能会导致仔猪死亡。

停滞:当仔猪断奶后,发生应激反应时,其采食量下降15%~20%,生长速度放缓,甚至个别仔猪呈现负增长,需要7天才能恢复。当仔猪断奶后,第1周的生长发育状况尤其重要,对仔猪一生的生长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断奶仔猪的体重每增长1kg,则会提前3~5天出栏,当仔猪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6...

猪病防治全攻略

猪病防治是养猪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猪的分娩期、保育期、生长期的注意事项各不同。以下综合专家们的研究,教你综合防治猪病:

分娩期:

措施 说明
猪全进全出 二批猪之间要清扫消毒。
分娩前要清洗母猪和治疗寄生虫
限制交叉哺乳 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之内。

保育期:

措施 说明
猪圈群体小 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 同一猪舍内的进猪先后控制在一周之内,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的粪尿排出系统。
降低养猪密度
增加喂料器空间 7cm/仔猪。
改善空气品质 氨气小于l0ppm,二氧化碳小于0.1%,相对湿度小于85%。
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 3周龄仔猪:28℃,每隔一周调低2℃,直至常温。
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生长/育肥期:

措施 说明
猪圈群体小 壁式分隔。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 坚持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
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
各育肥圈猪不再混群
降低饲养密度 每头猪大于0.75平方米。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其它:

措施 说明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保育舍内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严格的保健措施 断尾、断齿、注射时的严格消毒。
将病猪及早移往治疗室,尽量淘汰深埋

这份攻略,希望能帮助到每一位养殖户,让我们一起守护好每一头母猪和它们的小宝贝,共筑健康养殖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