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科学饲养,如何确保繁殖效率最大化
在养猪业中,母猪的地位不言而喻。如何让这些“母亲猪”发挥最大的繁殖潜力,是每个养猪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饲养母猪,实现繁殖效率的最大化。
母猪妊娠后期饲养,乳腺生长是关键
在母猪妊娠后期,乳腺的生长至关重要。这时,我们需要确保母猪能够高效地利用饲料,最大化乳腺的生长。同时,提高母猪的饲料效率,注入适量的葡萄糖,确保分娩过程的能量供应,“筑巢”和分娩期间注入300g葡萄糖,这些都是保证母猪健康和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妊娠阶段,科学饲喂是关键
在母猪妊娠阶段,科学合理的饲喂是发挥其最大繁殖性能的关键。姚姣姣等人的研究显示,背膘厚度与窝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在10~20mm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278;背膘厚度与窝产活仔数和胎盘效率在16~27mm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345和0.382。这说明,控制好母猪的膘情,对提高繁殖效率至关重要。
提高母猪繁殖率,从育成抓起
提高母猪繁殖率, 要从后备母猪的育成抓起。按照母猪的营养标准饲喂营养全价的饲料,保持上中等水平的膘情。后备母猪配种不宜过早,一般初次发情不配种,过两个情期后,第三个情期配种较好。每个情期配种两次,掌握好配种的最佳时间,一般出现压背反应后第一次配种。
饲养管理,全方位提升繁殖效率
饲养管理是挖掘母猪繁殖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早期高营养后备母猪应从早期选育后开始全面供给高营养的日粮,以确保其高效、迅速地成长。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适时配种
- 选用优质公猪
- 做好保胎措施
- 控制母猪膘情
- 补充营养
- 多次配种
- 使用激素多排卵
- 科学养殖管理
规模化生产,批次化生产是趋势
在规模化生产趋势下,如何提升母猪繁殖效率是养猪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批次化生产不仅能提高繁殖效率,还能解决安全生产的两个痛点:其一,母猪端可减少因应激导致的繁殖障碍;其二,仔猪端可减少因疾病导致的死亡率。
饲养管理细节,决定繁殖效率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以下细节不容忽视:
饲养管理细节 | 作用 |
---|---|
妊娠期间饲喂量 | 根据母猪体格大小、背膘情况、舍饲方法、环境、饲养方法、猪群健康状况、生产性能水平、管理标准等因素确定 |
妊娠早期限饲 | 增加胚胎的成活率、减轻母猪分娩困难、减少母猪压死初生仔猪、母猪在哺乳期体重损耗减少、降低饲养成本、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延长繁殖寿命 |
妊娠后期增加采食量 | 增加仔猪的成活率、避免体脂的消耗 |
分娩期饲喂 | 从产仔到断奶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饲喂母猪,使母猪在产后5天恢复正常采食量 |
哺乳期饲喂 | 应在分娩第一天减少哺乳母猪饲喂量,然后每天增加0.5公斤,使母猪在产后第7天完全恢复采食量,直到断奶 |
母猪的科学饲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繁殖效率。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让母猪发挥出最大的繁殖潜力,为养猪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