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交替,母猪饲养如何应对易生病问题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4
处暑已过,炎炎夏日渐渐远去,连绵的秋雨带来了秋天的气息。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节,养猪人可要注意了,尤其是秋季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也是各种疫病流行的多发期。那么,如何应对母猪在这个季节的易生病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保证营养
由于夏季的高温使得猪只食欲不振,消化能力下降,立秋后一早一晚会相对较凉爽一些。这时,猪只胃口大增,养猪人可以适当添加有营养、热能高的饲料,提高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给猪只也贴贴“秋膘”。同时,要调整日粮,保证营养。在日粮中合理地加入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赖氨酸等营养物质或适量补充青绿饲料。
防霉变饲料
秋季下雨较多,饲料非常容易发霉。新鲜玉米放置一会,就已经有霉菌毒素产生。因此,要特别注意饲料的储存,防止饲料发霉变质。一旦发现饲料发霉,要及时更换,避免猪只食用后造成中毒。
防寄生虫
秋季天气潮湿,是寄生虫活跃、危害严重的时期。做好猪群的防虫驱虫工作,保证猪舍干燥是提高猪场秋季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母猪在分娩前14∼21天进行一次驱虫,公猪春秋各用一次。育肥猪最经济的办法是在35∼40日龄时驱虫一次,以后2个月左右驱虫1次,直到出栏。
防治秋季常见病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大,猪群容易得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链球菌、梭菌等问题。养猪人在做好初秋保暖工作同时也应该注意适当通风,因为以上工作主要是条件性致病菌,一旦因猪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气温突变、转圈、合群、打架争斗等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可引起该病发生。改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能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
表格:秋季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管理要点 | 具体措施 |
---|---|
营养 | 增加营养,提高饲料品质,合理添加添加剂 |
防霉变 | 注意饲料储存,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
防寄生虫 | 定期驱虫,保持猪舍干燥 |
防治常见病 |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条件 |
在秋季交替时期,养猪人要密切关注母猪的生长情况,做好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才能保证仔猪的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