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疫苗防御为主,发病治疗是下下之策
作者:牧海耕山•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4
在养猪界,蓝耳病就像一个无形的阴影,总是让人提心吊胆。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蓝耳病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疫苗:蓝耳病防控的“护身符”
蓝耳病主要以疫苗防御为主,发病治疗是下下之策。选择大公司疫苗产品,作好母猪疫苗防御,排除育肥自身带毒,是杜绝此病的唯一有效举措。
疫苗类型 | 适用对象 | 接种时间 |
---|---|---|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 仔猪、后备种猪 | 23-25日龄、配种前 |
蓝耳病弱毒疫苗 | 后备种猪 | 配种前 |
免疫:防控蓝耳病的“杀手锏”
免疫是落实“预防为主”防控方针的首要选择,是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措施。
- 前2-3周免疫一次,确保高效价抗体水平。
- 仔猪23-25日龄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 后备种猪使用时,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
- 免疫时,每头每次加入猪用转移因子0.25毫升,与疫苗分别肌注。
治疗:蓝耳病的“救星”
虽然疫苗是控制病毒有效的方法,但对于蓝耳病并不能保证打了疫苗就不发病。因此,如果遇到蓝耳病变异毒株为主的高热病,应以蓝耳病的防疫为主,即将发病猪和尚无临床表现的猪隔离开,病猪可采用中药对症治疗,抗生素此时慎用。
案例分析:蓝耳病的防控与治疗
最近,有网友报出有120斤左右架子猪出现低热减食、皮肤耳朵暗红、数天后排颗粒状大便、喘气浑身发紫等症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综合以上症状分析,主要以蓝耳居多。
- 天气原因,猪自身带毒,气候变化给病毒点燃了导火索。
- 疫苗防御不到位,有的养猪人至今不作蓝耳疫苗,给病毒的侵入创造了便利。
- 疫苗防御的误区,大多养猪人对此病重视过头,使用疫苗时对母猪用大公司的,预肥用便宜的,两种毒株同时存在于一个猪场,极容易使病毒产生变异而发病。
蓝耳病的治疗往往开始非常容易,一针下去猪就吃了,这还是因为病灶部位的原因,造成的假象。第二天又不吃了,反复几日后彻底绝食,此时病毒于药物毒性的共同作用,会使病猪一命呜呼。因此在此病的治疗上,要看清症状,果断用药,不能存在试探性,试探性用药,极容易造成病毒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从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治疗蓝耳的抗生素主要以氟本尼考、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辅助治疗以磺胺类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在恶性病毒性疾病面前,往往显的无能为力,寡不敌众,还要配合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抗猪病血清等强抗病毒药物共同作用,才能根治此病。
蓝耳病的防控与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疫苗选择、免疫接种、治疗用药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蓝耳病,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