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淘汰方法:国外是如何精准筛选的
作者:农园隐客•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在养猪业中,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淘汰那些生产性能低下、无法继续生产的母猪,引进优质后备母猪,是每个猪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国外是如何精准筛选母猪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母猪淘汰的重要性
不管是自繁自养猪场,还是种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淘汰掉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使用优质后备母猪,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国内淘汰率 | 国外淘汰率 |
---|---|
35-40% | 更高 |
在国内,母猪的淘汰率一般在35-40%之间,而国外则要求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在生产指标、疫病防控、疫苗驯化等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
国外精准筛选母猪的方法
新希望六和的闫之春老师在大会上分享了关于精准规划后备母猪的经验。
1. 效益和生产周转
母猪的淘汰和更新是生物原因和经济原因共同决定的。在国外,猪场会根据母猪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繁殖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决定是否淘汰。
2. 品种选择和杂交模式
国外在母猪的品种选择和杂交模式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都是国外常用的品种。
3. 后备母猪前期管理及精准补充
后备母猪的前期管理至关重要。在国外,猪场会从进场到初配期间进行详细的安排,确保后备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 疫病防控
国外疫病较少,疫苗驯化较少。在中国,后备母猪的疫苗免疫至少要关注乙脑、细小病毒、猪瘟再免、伪狂犬再免、口蹄疫再免、圆环病毒病再免和回肠炎等。
国内猪场借鉴国外经验
国内猪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母猪淘汰的精准度。
- 加强母猪生产性能的评估,淘汰低产母猪。
- 引进优质后备母猪,提高猪场整体生产水平。
- 加强疫病防控,降低母猪淘汰率。
母猪淘汰是养猪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学习国外经验,我们可以提高母猪淘汰的精准度,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