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母猪输液,如何确保安全有效
作者:花海牧风•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在养殖行业中,母猪分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输液保健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健康至关重要。那么,如何确保母猪分娩时输液的既安全又有效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母猪分娩输液的原则
在母猪分娩时,以下这些输液原则是必不可少的:
原则 | 解释 |
---|---|
先盐后糖 | 在发生严重腹泻、大出汗、急性失血、分娩应激等情况下,机体为了保水启动“保钠排钾”机制,此时机体往往处于缺钾状态。低钾时不宜补糖,因此要坚持“先盐后糖”输液原则。 |
先晶后胶 | 分娩时,先输晶体溶液是必须的,它能迅速扩充血容量,同时会降低血液的粘滞性,降低血流阻力,加快血液的运行速度,有利于血液循环。 |
先快后慢 | 坚持“先快后慢”的输液原则,可先快速输液,建议用80-100ml/min的速度输完1/3-1/2的输液量,以使病理状态迅速恢复、疲劳快速缓解或抢救死亡;再慢速输液,以20-30ml/min的速度输入其余量。 |
宁酸勿碱 | 母猪分娩过程中呼吸非常急促,CO2排出太多,容易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亡血伤津”,大量体液丢失引起肾上腺分泌醛固酮激素增多,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机制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出H+、K+,而加强Na+的重吸收。肾脏H+排出增多导致HCO3-的生成增多,与Na+与HCO3-相伴而重吸收也增加,从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
宁少勿多 | 补给大量晶体溶液、水分及盐类会使病猪心脏、肺脏和肾脏等负荷过大,还可能造成血浆蛋白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会引起病猪组织急性水肿和加重感染,所以坚持“宁少勿多”的输液原则。 |
见尿补钾 | 母猪分娩过程中“亡血伤津”,机体会启动“保钠排钾”机制,如果输液量过多,就会造成母猪分娩时排尿,母猪尿量增多就造成钾离子排泄过多,往往造成低钾血症。 |
惊跳补钙 | 母猪妊娠后期由于大量钙供给胎儿骨骼的生长发育,分娩时消耗大量钙来满足分娩产力需求,以及为哺乳做好准备,在分娩时及分娩后母猪易缺钙。母猪缺钙常表现惊跳,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脾气暴躁,常表现阴户损伤、肩胛部损伤或臀部擦伤,母猪不愿哺乳等。 |
母猪分娩输液的注意事项
在母猪分娩时进行输液,以下这些注意事项是必不可少的:
- 对母猪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测量,了解母猪的健康状况和分娩进程。
- 准备好所需的输液设备和药品,确保其清洁、无菌,且在有效期内。
-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母猪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输液。
- 在分娩后,对母猪进行适当的护理,如保暖、喂食等,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母猪分娩输液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需要养殖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输液原则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希望本文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