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采食量如何直接影响受胎率?
作者:稻香丰年•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3
说起养殖,母猪的采食量可是个关键因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母猪的采食量是如何直接影响受胎率的。
母猪配种后的饮食策略
母猪刚刚配种后的7天内,得悠着点喂。别看这时候的母猪胃口大开,但能量过高可会影响受孕。所以,这段时间要少喂,有利于日后胚胎着床。第二天开始,可以逐渐增加饲料,但日采食量控制在3至4斤。自繁自养的猪场,母猪的饲喂管理尤为重要,各个阶段要饲喂适合的饲料,按照配方配比要求来。
35天受胎率与采食量的微妙关系
母猪35天内的受胎率,直接决定了其繁殖效率。NPD每增加1周,LSY降低0.05胎,PSY降低0.5头。所以,我们的目标是35天内受胎率达到90%以上,确保母猪怀孕。妊娠前期的采食量与胚胎存活率关系密切。这时候,进行限位栏或单头饲养,降低母猪群养之间应激,从而提高受胎率。
夏季高温对母猪的影响
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这时候,公猪的性欲也会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这就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现代养猪业中一项先进的繁殖技术。它不仅有效地改变了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公猪的利用率。这项技术的推广,有效防止了疾病的传播,特别是生殖道疾病的传播,同时解决了因公母猪体格差异造成交配困难而引起受胎率低的问题。
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分析
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营养性原因、运动不足等。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提高母猪受胎率的策略
要提高母猪受胎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母猪营养均衡。
- 加强母猪运动,提高其体质。
- 控制好猪舍温度,降低应激。
- 做好疾病预防,降低发病率。
表格: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关键因素
因素 | 影响 |
---|---|
饲料营养 |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 |
运动量 | 提高母猪体质,降低应激 |
猪舍温度 | 降低应激,提高受胎率 |
疾病预防 | 降低发病率,提高繁殖性能 |
母猪采食量对受胎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养殖户要关注母猪的饮食管理,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加强运动,控制好猪舍温度,做好疾病预防,从而提高母猪受胎率,为养猪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