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春季生猪常见疾病预防技术指南》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同时也是生猪疾病的高发期。为了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应对春季生猪常见疾病,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春季生猪常见疾病预防技术指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份指南中的要点。
春季气候特点与疾病预防
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潮湿阴冷天气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猪场极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加强春季多发和常发疫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加强疫病的诊断监测
春季常见的疫病有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猪场应加强对猪群的临床巡查和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发病猪只,快速排除疫情隐患。
疫病名称 | 主要症状 | 防控措施 |
---|---|---|
猪口蹄疫 | 口腔、蹄部出现水疱 | 隔离病猪,消毒猪舍,使用疫苗免疫 |
猪瘟 | 发热、皮肤出血、食欲不振 | 隔离病猪,消毒猪舍,使用疫苗免疫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症状 |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使用疫苗免疫 |
用好疫苗免疫手段
对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可采取疫苗免疫预防。猪场要根据本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选择合格、质量可靠的疫苗制品。
强化卫生消毒措施
消毒可以降低、消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春季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猪场应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定期更换和添加大门出入口消毒池中的消毒液。
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猪场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出,严格实行猪场人员进出的更衣换鞋、消毒及淋浴等卫生制度。外来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不允许进入猪场。
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及其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的随意处理不仅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大面积扩散和远距离的传播,还可能造成疫情在养殖场内连绵不断的恶性循环。
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应按照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来合理搭配饲料,定时定量。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饮用水清洁。在疫苗接种和投药时避免惊吓猪只、减少应激。
进行药物预防和保健
气温骤变、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会导致猪只免疫力下降。猪群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等细菌性疾病。
春季多发猪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春季多发猪病包括仔猪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猪口蹄疫、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针对这些疾病,养殖户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免疫、强化卫生消毒、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
春季生猪疾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阅读并执行《春季生猪常见疾病预防技术指南》,确保生猪健康生长,为我国生猪产业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