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胃肠炎频发,如何有效提升成活率
仔猪,那小小的生命,却让养殖户们操碎了心。十个养殖户里,有八个都会说:“最头疼的就是仔猪腹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预防治疗,环境和饲养管理都得跟上。别看小家伙体温正常偏高,一旦腹泻,一周龄的仔猪可能在2到4天内就走了。
仔猪腹泻的“元凶”
1. 母猪原因仔猪腹泻,很多时候是母猪的问题。比如传染性胃肠炎,这病一到寒冷的季节就特别爱找麻烦。仔猪发烧、精神萎靡,呕吐,脱水严重,简直让人心疼。10日龄至30日龄的仔猪,白痢特别多,粪便像白糊糊的,天气一热或者一冷,就频发。
2. 病毒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这些都是引起哺乳仔猪水样腹泻的“凶手”。要对付这些病毒,得从多个环节入手,阻断病毒复制,提升仔猪的综合抗病能力。
预防措施,防患未然
措施 | 具体操作 |
---|---|
母猪产前预防 | 在秋冬季节产仔前30天,给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
仔猪出生后预防 | 仔猪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接种2小时后才能吃奶,这是“超前棉衣”,能有效防止猪瘟。 |
饲料营养调控 | 提供优质的、易消化的饲料,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 |
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仔猪消化能力差,免疫力差,抗病能力自然也不强。断奶、转群等环境应激,很容易诱发腹泻、水肿等疾病。所以,饲养管理一定要跟上。
1. 固定乳头:出生后,训练仔猪固定乳头,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及时吃到母乳。
2. 早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能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6小时后就开始下降,12小时后几乎失去这项功能。早吃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
3. 防止踏压:母猪起卧时容易踩伤或压伤仔猪,特别是仔猪出生1-3天更易发生。应设保护栏或保育间,采取母仔分开睡觉休息,防止压死踏伤仔猪。
4. 科学断奶:仔猪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1-28天。在计划断奶前5天,母猪就要逐步减料,以减少乳汁分泌,迫使仔猪吃料,减少仔猪应激。
环境控制,不可忽视
环境因素对仔猪生长影响大,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让猪遗传和营养优势充分发挥。冬春季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大,仔猪发育不完善,抗寒能力弱,环境依赖度比成年猪大,对环境要求也高。
1. 提高猪舍温度:猪舍要堵塞风洞,勤换垫草,保持干燥。在产圈内一角修建保温室,顶端悬吊红外线灯泡,灯泡距床面40-50厘米。
2. 保持垫草干燥:垫草潮湿及时更换。对于湿度不大的地区,可用稻草、麦秸等做垫草。
3. 红外线灯取暖:在温度较低时,配合垫草、加盖二层棚等办法,在二层棚下用红外线灯为哺乳仔猪和保育猪供暖。
要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就要从预防、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呵护这些小生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