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母猪产死胎多,损失惨重
近年来,农村养猪热潮兴起,但不少养殖户面临着初产母猪产死胎的问题,损失惨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初产母猪产死胎的原因
1. 胎儿过大,产道相对狭窄
后备母猪由于自身还在发育中,第一次产仔,产道相对较窄,容易难产、产程过长而引起死胎。
2. 母猪便秘
母猪便秘会压迫产道,导致子宫血流不畅,子宫肌营养不均,子宫内环境恶化,最终出现仔猪初生均匀度差,甚至产死胎。
3. 产房温度过高
高温环境下产仔对母猪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应激,可能导致母猪呼吸困难,增加难产或产死胎的几率。
4. 生殖营养缺乏,羊水偏少
长期使用脱霉剂拌料饲喂,导致生殖营养缺乏,仔猪发育不佳,羊水偏少,产道润滑度过低,产道摩擦等阻力增加,即出现难产。
5. 长期限位
限位栏的使用导致母猪缺乏运动,母猪体力、耐力、肌肉的收缩力都大大下降,母猪经常出现产程过长。
6. 使用缩宫素助产
注射缩宫素增加了母猪死产的风险,高剂量注射情况下,子宫将处于不利的痉挛状态。
7. 转群
母猪从怀孕舍转入分娩舍时,由于栏舍条件和员工操作不当,容易粗暴对待母猪和引起母猪摔倒,造成新鲜死胎。
8. 饲喂
饲料霉变导致子宫内胎儿水肿死亡。
9. 药物
滥用抗生素治疗或保健,造成肝肾损伤,更多的毒素在体内蓄积,吸收后通过产道排毒造成产道水肿及仔猪活力差或是死亡。
10. 疾病
繁殖障碍性疾病如蓝耳、圆环、伪狂犬、乙脑、衣原体等都可能造成子宫内胎儿死亡。
二、如何降低初产母猪产死胎率
1. 优化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均衡
2. 合理调整产房温度,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3. 加强母猪健康管理,预防便秘和生殖系统疾病
4. 适时进行产道检查,预防难产
5. 减少缩宫素的使用,避免副作用
6. 优化转群操作,减少母猪应激
7. 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霉变
8.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9. 加强疾病防控,降低发病率
初产母猪产死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能帮助养殖户降低损失,提高母猪产仔存活率。
原因 | 解决方案 |
---|---|
胎儿过大 | 优化饲料配方,控制仔猪初生重 |
母猪便秘 | 调整饲料结构,增加粗纤维摄入 |
产房温度过高 | 安装空调或风扇,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生殖营养缺乏 | 补充生殖营养,如维生素E、硒等 |
长期限位 | 适当增加运动空间,减少限位时间 |
缩宫素使用不当 | 减少缩宫素的使用,避免副作用 |
转群应激 | 优化转群操作,减少母猪应激 |
饲料霉变 | 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霉变 |
药物滥用 |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
疾病防控 | 加强疾病防控,降低发病率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