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环境因素是关键吗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猪圈里那些刚出生的小家伙们吗?它们软软的、毛茸茸的,总是让人忍不住想抱一抱。可是,你知道吗?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它们的生存之路却充满了挑战。尤其是那些刚出生的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从39度到20度:仔猪的生存挑战
初生仔猪从39度的体内环境到20摄氏度左右的外界环境,体温可能要下降到36度。在出生的前24小时,死亡率从8%降到2%。许多猪场在仔猪出生头三天的管理上可能会犯很多错误。
时间 | 死亡率 |
---|---|
出生前24小时 | 8% |
出生后24小时 | 2% |
环境因素:仔猪死亡的关键
由于哺乳期仔猪自身生理条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很严重损失。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散养农户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是最高的,中小规模猪场仔猪死亡率为20%-25%左右。
哺乳母猪通常在采食前后会进行排便,及时清理母猪粪便,诱导仔猪定点排便,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有利于仔猪的健康生长。哺乳仔猪因体温调节中枢、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均不健全,对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
实践中的错误与改进
据报道,目前我国国内条件较差的农户饲养的母猪,其哺乳仔猪死亡率比较高,可达30%左右。初生仔猪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背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
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初生仔猪从39度的体内环境到20摄氏度左右的外界环境,体温可能要下降到36度。在出生的前24小时,死亡率从8%降到2%。
科学管理,降低死亡率
许多猪场在仔猪出生头三天的管理上可能会犯很多错误。来自实践上的数据显示,仔猪断奶前50%的死亡都发生在头三天,因此头三天的管理非常重要。
催产素使用分两次给比一次给好。比利时Kuge公司的Daniela博士告诉记者,许多猪场会选择催产素刺激,但99%的猪场催产素使用方法不正确。Daniela表示,如果决定使用催产素,那么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需要了解的是:一般来说催产素分为长效和普通两种,二者可以搭配使用。但是在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的痛苦子宫收缩和抑制排乳。
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环境因素是关键。通过科学管理,我们可以降低仔猪死亡率,让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健康成长。记住,用心呵护,才能收获满满的喜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