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母猪因繁殖性能差该淘汰?淘汰时如何确保人道
作者:农牧创意家•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4
集团猪场拼经济实力,家庭猪场拼生产效率,精养母猪,优化猪群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繁殖成绩,提高人员效率,才能跨越这次猪价周期。
哪些母猪因繁殖性能差该淘汰?
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我们需要淘汰那些不具备繁殖潜力或存在繁殖问题的母猪。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母猪类型 | 淘汰原因 |
---|---|
老龄母猪 | 8胎后产仔性能低于12头 |
二次窝产活仔数低 | 低于8头 |
连续两胎问题母猪 | 全窝死胎、烂胎、泌乳差、子宫脱落等 |
哺乳期长时间不吃料 | 治疗无效 |
患有肢体病 | 行走困难 |
过肥或过瘦母猪 | 影响繁殖性能 |
生产性能差 | 每胎仅产三四头仔猪 |
淘汰时如何确保人道?
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淘汰生产性能低下及无法继续正常生产的母猪对规模化猪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饮水,保证母猪健康。
- 安乐死:对于严重疾病无法治愈或出现严重畸形的母猪,可选择安乐死。
- 减少痛苦: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动物福利要求,确保在最小的痛苦和压力下结束母猪的生命。
淘汰时机与策略
断奶后7天是最佳的淘汰时机。
- 断奶当天:在产房将需要淘汰的母猪进行标记,标记后将母猪赶到待淘汰区域。
- 断奶7天后:将淘汰母猪标记,转入待淘汰区域。
- 妊娠舍平常巡栏孕检:将淘汰母猪标记,赶入待淘汰区域。
- 每月统一集中淘汰:有计划的将待淘汰区域的淘汰母猪集中淘汰一次。
小结
淘汰效率低下的母猪在低行情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提高母猪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还能提高整体猪群健康度。让我们在淘汰母猪的过程中,关爱与责任同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