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外来品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不理想,如何提升其繁殖效率

外来品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不理想,如何提升其繁殖效率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等外来品种,这些品种因其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而广受欢迎。然而,这些外来品种的初产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却并不理想,这成为了养殖业的一大挑战。

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一个年产万头猪场,每年需要补充的后备母猪大约有130头左右。因此,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对于整个猪场来说至关重要。

指标 描述
产仔数 母猪每胎产仔的数量
初生重 仔猪出生时的体重
泌乳量 母猪在哺乳期间分泌的奶量
断奶窝重 仔猪断奶时的平均体重

外种初产母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 后备母猪多发情不正常:一些后备母猪在6-7月龄时体重达到100-109 kg,背膘厚11-14 mm时仍未出现首次发情。

2. 初产母猪产仔数少:这会导致经产阶段的产仔数也较少,整个猪场的平均产仔数偏低。

3. 初产母猪产后泌乳量明显下降:这通常与配种时体重偏低、基础营养储备不足有关。

4. 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或延长时间发情:正常情况下,母猪断奶后多在4-7天内发情,但初产母猪可能会延迟。

外种母猪繁殖障碍产生的原因

1. 选种失误:缺乏科学的选种标准,导致生产性能低下。

2. 过肥或过瘦: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都会对后备母猪的生殖机能产生负面影响。

3. 饲料发霉变质:霉菌毒素会导致母猪发情紊乱,屡配不孕。

4. 饲养管理不当: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状况差,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和繁殖。

5. 后备母猪过早配种:过早配种会导致受胎率低,产仔数少。

6. 后备母猪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格小,身体脂肪能量贮备有限,容易引起难产。

7. 疾病感染的影响:猪瘟、细小病毒等疾病都会引起猪的繁殖障碍。

8. 热应激的影响:高温会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死产仔猪数增加。

外种母猪的繁殖技术

1. 选择合格的后备母猪:选择体型良好、体格健壮、背线平直、四肢强壮的后备母猪。

2. 适龄配种:后备母猪一般在6-7月龄,体重在100-109 kg和11-14 mm背膘厚时启动初情期。

3. 适时配种:适宜配种时间应在母猪发情,接受公猪爬跨后12-24小时。

外来品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不理想,如何提升其繁殖效率

4. 仔猪断奶的日龄不宜太早:实行28天断奶,仔猪体重必须不低于7 kg。

外种母猪的饲养技术

1. 母猪分胎次饲养:将1、2胎的低龄母猪集中在一个栏舍饲养管理,3胎以上的经产母猪集中作为经产生产线。

2. 后备母猪营养要适中:后备母猪在体重达50 kg时应换用后备母猪饲料。

3. 减少妊娠早期胚胎死亡:配种前较高营养水平会提高初产母猪的排卵数和卵母细胞质量。

4. 确保哺乳期初产母猪饲粮的营养浓度和足够的采食量: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代谢能不应低于13.39 MJ/kg。

5. 预防夏季热应激:采取降温措施,如滴水降温、喷雾降温等。

6. 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提高繁殖性能:使用安全、高效、营养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选种、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管理,才能使初产母猪发挥出最大的繁殖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