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如何强化生猪免疫效果,确保免疫后防疫工作持续有效

如何强化生猪免疫效果,确保免疫后防疫工作持续有效

免疫接种,这可是预防生猪传染病的高招,既经济又方便,关键是效果杠杠的。但你知道吗?生猪免疫力的产生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那么,如何加强生猪免疫后的管理工作,让这场“免疫之舞”跳得更加完美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消毒、隔离——免疫的守护神

免疫前,我们得像孙悟空一样,杜绝一切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免疫后,更要严格消毒、隔离。想象一下,如果在免疫力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野毒就占领了战场,那可就功亏一篑了。所以,免疫后3周内,我们要严禁一切参观,饲养人员要严守消毒阵地,养猪场门口的消毒池、紫外线灯、消毒洗手液,一个都不能少。至于运输工具,也要来个彻底的消毒。此外,大家还得自觉做好隔离工作,尽量避免串门,尽量不吃猪肉,防止疫情传播。病死猪的处理,也要做到“四不准一处理”,确保病原菌不扩散。

如何强化生猪免疫效果,确保免疫后防疫工作持续有效

避免刺激,减少应激——免疫的温柔呵护

免疫后的猪群就像刚做完手术的病人,需要温柔的呵护。这时候,猪舍环境要舒适,不能太拥挤,通风要良好。过冷、过热、断奶、限饲、长途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转群、击打,这些都会让猪产生应激,影响免疫效果。所以,接种前后几天,我们要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电解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E,或者在饲料中加入利血平、氯丙嗪、杆菌肽锌等抗应激药物,让猪群安心“养精蓄锐”。

科学的饲养管理——免疫的坚实后盾

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严格检疫,实施“全进全出”和封闭管理的饲养模式。日粮营养要均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合理搭配,饲料更换要有过渡期。饮水和饲料原料要清洁,避免工业污染。接种疫苗后几天,禁止使用对该种疫苗敏感的药物。寒冷天气要做好防冻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防止霉菌污染——免疫的清新环境

选择正规厂家的全价配合饲料,自配饲料时,要选择新鲜原料。对轻度霉变的原料要进行脱毒处理,严重霉变的原料不能使用。夏秋季节保存成品饲料和原料,要防潮防湿,控制相对湿度在70%以下。使用包装袋贮存饲料,可以有效控制水分、氧气,起到防霉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如丙酸钠、山梨酸、露保细盐等,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合理用药——免疫的智慧选择

接种疫苗前后一周内,避免使用降低生猪免疫效果的药物和添加剂。使用细胞因子制剂、中药制剂、左旋咪唑、维生素C等,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提高抗病力。

强化抗体监测,适时补免——免疫的持续升级

影响生猪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免疫注射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抗体不达标的要及时补救,改换疫苗或改变免疫方法。

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免疫的坚强防线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如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往往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在引进猪时,必须通过有效检测,淘汰免疫抑制性疾病病原阳性的猪,防止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现象的发生。

加强免疫副反应救治——免疫的细心呵护

免疫注射后,要留意观察生猪反应情况,对接种后反应较大的生猪及时救治以避免造成死亡。对过敏、血清病等严重反应的猪可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对症治疗。

强化生猪免疫效果,确保免疫后防疫工作持续有效,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猪群健康生长,为我国的养殖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措施 作用
消毒、隔离 杜绝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防止免疫失败
避免刺激,减少应激 降低猪的应激反应,提高免疫效果
科学的饲养管理 确保猪群健康成长,提高免疫力
防止霉菌污染 避免饲料霉变,减少免疫抑制
合理用药 提高免疫效果,增强抗病力
强化抗体监测,适时补免 确保免疫效果,减少免疫失败
加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 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
加强免疫副反应救治 降低免疫副反应的发生,减少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