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后非瘟时代,蓝耳病防控

后非瘟时代,蓝耳病防控

在经历了非洲猪瘟的严峻考验后,养猪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蓝耳病的防控。尽管非瘟的热度逐渐消退,但蓝耳病的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猪场的健康养殖。

蓝耳病现状与挑战

非洲猪瘟疫情过后,一些猪场母猪群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直接导致了蓝耳病的防控压力。母猪群体作为猪场的重要生产力量,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后非瘟时代,蓝耳病防控

当前,蓝耳病的防控面临以下挑战:

  • 临床症状类似,容易误诊。
  • 感染机理相似,均感染猪体内巨噬细胞。
  • 蓝耳病是免疫抑制病,可降低机体免疫系统。

蓝耳病防控六步法

1. 评估-科学评估

通过生产指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猪群蓝耳感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

2. 免疫-合理免疫

根据猪场蓝耳综合评估结果,进行相关疫苗免疫。如蓝耳抗体阳性率80%以下,s/p值1.0以上超过20%,可以考虑免疫弱毒疫苗。

3. 管理-管理完善

实施全进全出制度,减少各类应激,合理保健,严格产房创伤管理,病猪合理淘汰,环境管理等。

4. 生物安全-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护

防止引入新的蓝耳毒株,人员进出做好隔离消毒,车辆进出场清洗消毒,避免蓝耳病毒循环感染。

5. 保健-正确看待保健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如使用麻杏石甘散、替米考星等中草药或药物进行保健。

6. 驯化-后备母猪和公猪入群前必须驯化

隔离净化至少28天,免疫驯化使用灭活苗,健康保健,稳定后并群。

表格:蓝耳病防控措施

步骤 具体措施
评估 生产指标、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
免疫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疫苗免疫
管理 全进全出、减少应激、合理保健、严格产房管理等
生物安全 防止引入毒株、人员进出消毒、车辆清洗消毒等
保健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使用中草药或药物
驯化 隔离净化、免疫驯化、健康保健、稳定后并群

后非瘟时代,蓝耳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只有科学评估、合理免疫、完善管理、严格生物安全、正确保健、驯化后备猪和公猪,才能确保猪场的健康养殖,为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