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中药保健养猪误区:盲目跟风

中药保健养猪误区:盲目跟风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关注中药保健养猪。然而,由于对中药保健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少养殖户在实践过程中陷入了误区,导致养殖效益不佳。本文将针对中药保健养猪的常见误区进行揭秘,希望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利用中药保健养猪。

误区一:用药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盲目用药现象普遍

很多猪场在使用“瘟毒清”给猪群保健时,常常是全群定期添加,这种做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合理。根据清瘟败毒散的药理作用,在至阳转至阴季节效果比较明显,但在至阴转至阳季节使用就不太合适了。建议猪场应根据猪只生产各阶段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

误区二:简单累加,配方不合理

出于成本及现货供应短缺的限制,很多养殖企业为避免化药保健带来的危害,改用中药保健或中药、西药交替预防保健的措施。然而,这种简单的做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更难发挥中药保健应有的效果,只是心理安慰而已。

误区三:对中医药认识不科学客观

近年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植物萃取技术,对中药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中药讲究复方制剂,且大复方中有小复方,绝非一两种成分所能解决的。中药提取物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提取物的简单成分防病治病是不符合中药理论体系的,当然也就无法达到用药目的。

误区四:用法不科学,用量不足

很多规模养殖企业在使用中药保健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掌握用药量,对中药药性理解不透,常常采用短期、小剂量脉冲式给药。虽然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由于时间短、剂量少,猪只吸收和利用的有效成分低。遇到大的疫情或野外强毒时,保健效果依然不明显。

中药保健养猪误区:盲目跟风

误区五:概念混淆,危害巨大

中西结合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但将中药里面加入西药其危害是巨大的。一方面,这会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并改变中药用药目的;另一方面,很多西药讲究首次用药量,而中药里面加入西药可能出现首次用药量达不到剂量,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

误区六: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

由于人类在畜牧养殖等领域对抗生素不科学的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动物产品残留超标等问题。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加大,很多曾经被养殖企业所习惯的化药已被禁用,养殖企业将面对疾病肆虐却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

误区七:中药标准制定不合理

集约化养殖畜禽发生的疾病主要以传染病为主,而自然发病多数以亚急性、慢性为主。很多中兽药在预防保健、治疗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通常为检验药效而建立起来的发病模型,大多采取“注射—攻毒—发病—给药”的办法,这是属于急性发病模型,中兽药这时很难有很好表现。

误区八:对中药保健优势缺乏认识

中药保健对规模猪场具有九大化药无法比拟的优点,包括富含多种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元素、天然、环保、毒副作用小、基本无抗药性、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力、源自天然活性物质、减少毒副作用、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调节机体新陈代谢、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

表格:中药保健养猪常见误区对比

误区 错误做法 正确做法
用药目的不明确 盲目用药,全群定期添加 根据猪只生产各阶段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
简单累加,配方不合理 自购中药原料药粉粹搅拌加工,简单复方配制 科学搭配,合理配方
对中医药认识不科学客观 过度依赖提取物,忽视复方制剂 合理应用提取物,重视复方制剂
用法不科学,用量不足 短期、小剂量脉冲式给药 根据药性,合理掌握用药量
概念混淆,危害巨大 中药加入西药 科学搭配,避免中西药冲突
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 忽视食品安全法规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
中药标准制定不合理 标准制定过于简单,忽视实际效果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药标准
对中药保健优势缺乏认识 忽视中药保健的优势 充分认识中药保健的优势,科学利用

中药保健养猪在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养殖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避免以上误区,科学合理地利用中药保健养猪技术,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