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猪胃溃疡高发,掌握病因及预防是关键
规模化、中小型养场等夏季均高发——猪胃溃疡的预防与诊疗。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但在炎热的夏秋季较为常见。猪胃溃疡可由多病因引起,可呈现急慢性或隐性、继发性等。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出现糜烂、角化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疾病因素本病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铜中毒、蛔虫感染、...
病因 | 症状 | 预防措施 |
---|---|---|
饲料原因 | 厌食、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 |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
环境应激 | 呼吸急促、体温下降、排煤焦油样血便 | 改善猪舍环境,降低应激因素 |
饲养管理 | 采食量降低、消瘦、体表苍白 | 规范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 |
猪胃溃疡是猪的常发病之一,规模化猪场也常见,病猪多因胃溃疡引起胃出血造成急性死亡而被发现,木病乂称胃溃疡综合征,是特发丁猪的一种以胃食道区局限性溃疡为病理特征的胃病,其发病率差异较大,低的约为25,高的可达1525。
猪胃溃疡的病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猪槽缺乏定时的维护和清洁,也会让细菌出现残留问题,从而引发食物安全问题,让猪只胃病高发。猪胃溃疡的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症状包括厌食,腹部不适,肠道运动异常导致便秘或腹泻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粪症等,本病初期胃呈轻微出血,仅表现消化不良,人们往往不易察觉。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出现糜烂、角化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疾病因素本病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蛔虫感染、铜中毒、霉菌感染,也常见于维生素E缺乏、肝营养不良的猪。猪胃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但多见于50公斤以上生长迅速的猪及饲养在单体限位栏内的母猪。
猪胃溃疡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4.2 与生产有关的因素调查认为猪正常采食行为的扰乱是溃疡的一系列活动中的关键,对于采食模式较大变化但还未适应的猪群是溃疡发生的高....
胃溃疡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蛔虫感染、铜中毒、毒菌感染等疾病,所以平时也要注意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猪胃溃疡的原因及预防 2020-05-27 21:3...
1、饲料方面:猪日粮中纤维素缺乏、饲料研磨过细、淀粉过量、饲料霉败、铜过量、缺乏维生素E和硒等都可诱发猪胃溃疡。.猪得了胃溃疡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继发病,如猪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痘病、猪有齿胃虫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浅谈猪胃溃疡的病因及防治。6. 2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确保饲料中混入足量的维生素E 和硒元 素,地方养殖中有使用铜作为生长促进剂的,建议于每 l kg饲料中混合10omg碳酸锌作为添加剂,这对于预防猪只胃溃疡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猪舍狭窄,猪的活动长期受限制,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不佳,饲喂不定时,突然变换饲料等,也易诱发本病。疾病因素本病常继发于慢性猪丹毒、铜中毒、蛔虫感染、霉菌感染,也常见于维生素E缺乏、肝营养不良的猪。猪体质衰弱、胃酸过多也易发病。 发病机理由于不良消化因素的过细会降低胃的消化能力;饲料中不能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等,营养缺乏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减弱或直接导致食欲不振;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多,饲料霉变等都是引发胃溃疡的原因。 二是坏境应激和饲养管理因素。如噪声、恐惧、闷热、疼痛、妊娠、分娩、过多打扰群、猪舍狭窄,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不佳,饲喂不定
在养猪生产中,胃溃疡已成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其中对50kg以上的猪和长期在限位栏内饲喂的母猪则更加多发。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但在炎热的夏秋季较为常见。当发生溃疡时,胃黏膜层 角质化,随后发生糜烂,严重的甚至坏死;也有的为胃液所消化,形成圆形的溃疡面,甚至发生胃穿孔。有时还可能会伴发急性弥慢性腹膜炎,造成动物的迅速死亡。
一、发病机理
此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不良消化因素刺激了胃壁,导致已发生组织学变化的胃壁释放组胺。组胺可增强血管通透性,刺激胃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大量分泌,进而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最后造成胃内环境温度过高。胃酸的过多分泌,会直接减少胃壁保护性黏液的分泌,这会破坏胃黏膜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最终发生胃的自体消化,造成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二、发病原因
1、原发性胃溃疡
1)饲料原因
- 饲料原料的粗纤维含量过低。
- 为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将饲料原料粉碎的太细。
- 长期饲喂能量浓度过高的饲料,尤其是玉米成分过高的饲料。这可能与饲料酸度过高有关。
- 大量添加刺激性过高矿物质添加剂或者因未混合均匀,导致的刺激性过大。
- 饲料营养不平衡,缺乏具有抗氧化作用的VE、VB1和硒等。
- 饲料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过高。
- 饲料中铜过量。
2)环境和饲养管理原因
- 饲养环境湿度过大、闷热、噪音、转群等过多应激,也可提高胃溃疡的发病概率。
- 饲养密度过大,猪舍过于狭窄或活动长期受限,如限位栏中的母猪。
- 因猪舍内清扫、通风不及时,环境质量太差,所导致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
- 饲养管理不规范,饲喂不规律或频繁、突然更换饲料等。
3)其他原因
- 因长途运输等产生的应激。
- 个体体质虚弱,胃酸分泌出现问题。
- 个体遗传因素:研究证实猪胃溃疡的遗传力为0.52。
2、继发性胃溃疡
- 因发生急、慢性胃卡他性而导致的卡他性胃溃疡。
- 因发生胃肠炎而导致的炎症性溃疡。
- 因发生霉菌感染所导致的胃溃疡,尤其是小猪更加易发。
- 因发生慢性猪丹毒、猪胃螺旋藻、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水疱病、痘病、猪有齿胃虫等传染性病和寄生虫病而产生的继发症。
三、临床症状
- 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猪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与健康猪无异,但是屠宰后可发现胃溃疡。
- 慢性。患病猪采食量降低,消瘦,体表和可视性黏膜较为苍白,经常吐血或者呕吐时出血。经常呈现弓背或躺卧。发病初期便秘,后排泄煤焦油样粪便。少数病例伴发有慢性腹膜炎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胃黏膜脱落,溃疡病灶蔓散,胃内、肠内充满酱油色食糜。
- 急性。有的患病猪,在发病前无任何明显症状。或突然倒地,四肢游动,呼吸急促,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突然死亡。死后剖检可见到胃和十二指肠内充满大量暗红色血液和酱油色食糜,胃黏膜脱落,并有溃疡病灶蔓散。
- 有的病猪在剧烈运动或者分娩前后突然吐血、伴随呼吸急促、体温下降和排煤焦油样血便、体表和可视黏膜苍白而迅速死亡。有的病猪由于溃疡而导致胃穿孔,急性发作时造成大出血,突然死亡。
四、预防措施
- 要合理控制饲料加工工艺。虽然粒度细可提高消化率,但是同时也会增加胃溃疡的概率。因此不宜粉碎过细,一般把粒度控制在1~2 mm。
- 适当提高饲料的粗纤维水平,可添加少许粗纤维含量稍高的原料。例如苜蓿等。
- 防止发生脂肪酸败。
- 优化饲料配方,保证饲粮中的VE、VA和硒等抗氧化物充足,以满足机体需要。
- 不可长期、大剂量滥用矿物质添加剂。
- 不可盲目添加高铜、高锌及半胱胺类添加剂,添加铜时,应同时添加碳酸锌等抗铜致溃疡添加剂。
- 饲料需混合均匀,以降低某些饲料成分的刺激性作用。
-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持清洁,注意通风。建立定时、定量的有规律的饲喂制度,及时排除采食和饮水障碍。
- 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应激,尤其是不要发生频繁的转群、长途运输和驱赶打扰等。
最后,在生产中还要认真做好各种常见病的防疫、驱虫和防治等综合防控工作。对于病情较轻的猪只,要积极治疗,一般是在饲料里添加0.5%的小苏打并肌注胃复安;而对于病情较重失去治疗价值的猪应尽快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