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防控升级,科学养殖引领新潮流
作者:农牧梦想家•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3
众所周知,猪高致病蓝耳病病毒是我国养猪业的“头号杀手”。还记得2006年的“高热病”吗?那场疫情让超过100万头猪只丧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如今,高致病蓝耳病又卷土重来,威胁着猪群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揭开猪蓝耳病的神秘面纱,探索科学养殖的新潮流。
蓝耳病的“新面孔”
近年来,蓝耳病流行发生了新的变化。201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美国《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首次证实,2013-2014年中国已出现新的变异HP-PRRSV毒株,并在吉林、黑龙江等几个省份传播扩散。这个重组毒株的致病性和致死率都非常高,让人不得不提高警惕。
此外,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杨汉春博士团队在美国《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期刊上发文指出,重组2型PRRSV已在中国开始传播。这个毒株虽然毒力中等,但也足以让养殖户们头疼不已。
防控升级,科学养殖势在必行
面对蓝耳病的挑战,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防控升级,科学养殖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要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就像给猪场穿上“防护服”,从源头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要注重猪蓝耳病的早期诊断。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最后,要引进先进的防控技术。比如,空气过滤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蓝耳病的发病率。据资料统计,安装空气过滤系统的养殖场,蓝耳病的发病率是未安装的三倍以上。
表格:猪蓝耳病防控要点
防控要点 | 具体措施 |
---|---|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 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加强猪场隔离,控制人员流动等。 |
早期诊断 | 定期检测猪群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
防控技术引进 | 安装空气过滤系统,引进先进的疫苗等。 |
科学养殖,共筑美好未来
科学养殖,不仅是防控猪蓝耳病的关键,更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学的力量,守护猪群的健康,共创美好未来。
记住,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明天更美好的养猪事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