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缩宫素,保障母猪健康
作者:畜牧先锋•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3
在养猪界,缩宫素这个名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就像是母猪分娩时的“救星”,然而,你是否知道,它的使用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缩宫素的使用之道,以及如何科学管理,保障母猪的健康。
缩宫素的作用与风险
缩宫素,又称催产素,主要用于促进母猪分娩。然而,它的使用并非万无一失。据王荣梅、苏荣胜等在2006年发表的《催产素对猪繁殖机能的调控作用》一文中指出,虽然添加缩宫素的精液对母猪的受胎率没有直接影响,但可以增加胎儿的数量,健康胎儿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表1 人工授精前肌注缩宫素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项目 | 后备母猪 | 经产母猪 |
---|---|---|
分娩率 | 90% | 95% |
产仔数 | 12头 | 14头 |
虽然缩宫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娩效率,但使用不当却可能带来风险。例如,在母猪分娩过程中,不当使用缩宫素可能导致死产胎儿的风险增加。
缩宫素的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那么,缩宫素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 母猪骨盆过窄,产道受阻,胎位异常,头胎母猪骨盆过小造成的难产,仔猪过大造成的难产等情况不可使用缩宫素。
- 注射部位可选择在颈部肌肉注射,外阴局部注射或者耳静脉滴注。
- 由于缩宫素在体内会被迅速破坏,所以只在短期内有效,因此,可根据子宫收缩及胎儿排出情况间隔1-2小时使用。
- 建议一次使用1-3ml/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性使用缩宫素可能会造成内分泌紊乱,甚至引发母猪疼痛、感染风险增加等问题。
缩宫素的危害与替代方法
缩宫素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据一些养殖户反映,使用缩宫素后,母猪可能会出现全身发抖、疼痛加剧等现象。此外,缩宫素还可能增加母猪的非正常淘汰和仔猪假死、弱仔现象的发生。
因此,我们建议在以下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缩宫素:
- 母猪骨盆过窄,产道受阻,胎位异常,头胎母猪骨盆过小造成的难产,仔猪过大造成的难产等情况。
- 母猪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良好,胎儿顺利产出。
那么,如何替代缩宫素呢?
-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其营养充足,增强体质。
- 定期进行产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采用人工助产,帮助母猪顺利分娩。
缩宫素在母猪分娩中的应用需要谨慎对待。科学使用缩宫素,保障母猪健康,是每个养猪户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