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综合征防治:母猪围产期感染关键防控策略
作者:农资之友•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2
亲爱的养殖户们,你是否也遇到过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困扰?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
母猪“二胎综合征”的那些事儿
母猪“二胎综合征”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指的是母猪在产下第一胎后,进入第二轮生殖周期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发情率低、难产、产仔数减少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母猪的健康,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养殖效益。
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原因
造成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营养不足、管理不善、疫病感染等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原因:
- 营养供给不足:后备母猪培育期没有使用专门的饲料,导致生殖营养缺乏。
- 初配年龄和体重不当:后备母猪配种年龄过早,体重过小,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
- 霉菌毒素中毒:饲料原料质量差,母猪长期采食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
- 围产期保健不当:母猪产前、产后一周是应激强烈的阶段,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微生物。
- 繁殖障碍性疫病:母猪感染了蓝耳病、伪狂犬、猪瘟等疫病。
母猪“二胎综合征”的防控策略
要想有效预防和应对母猪“二胎综合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
1. 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选择优质的饲料,杜绝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使用合理的营养方案饲养后备母猪,增加生殖营养的供给。严格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疫苗。
2. 确定合适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二元杂母猪的初配年龄应在8月龄左右、体重在130-140kg时配种,纯种母猪年龄还可适当推迟。
3. 降低哺乳期失重
哺乳期实行充分饲养,增加饲喂餐数、提高营养浓度。控制母猪乳仔猪头数,头胎一般不要超过12头,仔猪断奶时间以23-25天左右为宜。
4. 做好围产期保健
母猪产后3天应注意母猪是否还有炎症或其他疾病,及时处理。预防产后三联症,每吨饲料添加2kg利高44混饲,或母猪产后8小时肌肉注射得米先10-20mL。
5. 断奶当日适当减料
提供充足饮水,有利于乳房萎缩,刺激母猪尽快受孕。母猪断奶后增加投喂量,日喂3.0kg-3.5kg。
母猪“二胎综合征”的防治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从饲养管理、营养供给、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母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措施 | 目的 |
---|---|
加强饲养管理 | 确保母猪健康,提高繁殖性能 |
合理营养供给 | 满足母猪生殖营养需求 |
做好疫病防控 | 预防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发生 |
加强围产期保健 | 降低母猪产后感染风险 |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母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的提升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