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霉菌,饲料风险高
作者:畜牧智者•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4
眼下正值梅雨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也逐渐增大,在这种高温高湿度的环境条件下,霉菌生长繁殖也最为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猪摄入霉变饲料后,可引起慢性中毒,如:肝脏、肾脏、生殖道等重要组织器官受损,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并能破坏或降低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和影响猪群对猪瘟、口蹄疫等重要疫病的免疫效果,增加养殖风险。
霉菌毒素,养殖业的“隐形杀手”
霉菌毒素,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是养殖业的一大“隐形杀手”。它就像一个潜伏在饲料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养殖户的养殖事业。
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旺盛
我国南方地区,5-9月份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生长繁殖最为旺盛,饲料霉变大多发生在这个季节。长期的梅雨季节导致空气湿度在85%以上,环境温度在22-30℃,在这种条件下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的情况非常普遍,给饲料厂、经销商以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造血、皮肤、生殖及呼吸等,造成免疫抑制、繁殖障碍,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如何预防饲料霉变
为了降低饲料霉变的风险,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 | 具体操作 |
---|---|
控制饲料原料水分 | 玉米、高梁、谷物等饲料水分宜控制在13%以下,大豆、豆饼、豆粕、麦类、次粉、糠麸类饲料水分宜控制在12%以下。 |
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 | 饲料加工后如果散热不充分就装袋、贮存,会因温差导致水分凝结,极易引起饲料霉变。 |
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与运输 | 饲料产品包装袋要求密封性能好,如有破损应停止使用。应保证有良好的贮存条件,仓库要通风、阴凉、干燥。 |
添加饲料防霉剂 | 经过加工的饲料原料与配合饲料极易发霉,故在加工时可应用防霉剂。 |
梅雨季节,饲料霉变风险高,养殖户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饲料霉变,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