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助产频率高,助产风险不容忽视
在养殖场里,母猪分娩可是个大事件。你知道吗?根据研究发现,在商业养殖场中,大约29.8%的高胎次母猪在分娩时需要助产,这个数字可不容小觑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母猪分娩助产的那些事儿。
助产频率与胎次的关系
我们要明确一点,低胎次母猪的分娩辅助频率低于高胎次母猪。研究人员记录了助产的发生率、分娩持续时间、出生间隔、每窝死胎的百分比、初乳产量和摄入量,以及需要助产的母猪和仔猪的特征。结果显示,在商业猪群中,29.8%的高繁殖母猪需要分娩辅助,8.4%的仔猪在人工干预后出生,平均每窝有4头仔猪需要助产。
助产的风险
虽然助产是帮助母猪顺利分娩的重要手段,但也要警惕其中的风险。人工助产可能会增加母猪的疼痛感受和紧张情绪,使其更加不适应分娩过程。此外,使用产钳或利用力量帮助母猪推产仔,可能会增加产道受伤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等。
助产的影响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会经历一定的疼痛和紧张,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助产不当,会导致母猪在分娩时肠道负担过重,压迫子宫和产道,使分娩时产程延长。肾上腺素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从而使到达子宫平滑肌的催产素减少,子宫肌得不到充分的收缩,导致分娩困难。
激素干预的争议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分娩效率,会使用激素如律胎素来助产。但这样做真的好吗?我认为,这可能会干扰母猪本身的激素分泌,造成内分泌紊乱,增加母猪疼痛,使其分娩后难以恢复。而且,激素的使用还可能加大感染风险。
助产决策的难度
助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决定是否需要助产及在什么时候使用有一定难度。有些人认为助产纯粹是浪费时间,应考虑其他更重要的工作;而有些人则认为监视分娩是工作中最有回报的部分。
研究案例
2024年1月,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nimal Bi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选取了352头母猪和5554头仔猪进行试验,记录了分娩时助产率、分娩时长、出生间隔、每窝产亡仔猪的比例、初乳产量和摄入量,以及需要助产的母猪或仔猪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助产的频率与母猪的胎次有关,他们还建议,为了减少助产的需要,胎次超过7次的高胎次母猪应主动淘汰。
表格:母猪分娩助产相关数据
指标 | 高胎次母猪 | 低胎次母猪 |
---|---|---|
助产率 | 29.8% | 低于高胎次母猪 |
分娩时长 | 较长 | 较短 |
出生间隔 | 较长 | 较短 |
初乳产量 | 较低 | 较高 |
初乳摄入量 | 较少 | 较多 |
母猪分娩助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分娩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养殖户们在进行助产时,要充分考虑母猪的实际情况,确保助产过程安全、顺利。同时,也要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助产,降低养殖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