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常态化非放松理由,局部爆发风险堪比2019年

还记得2019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吗?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那一年中国猪肉产量直接减少了357亿磅,经济损失约合3142亿人民币。那段时间,养猪人简直就像在“抗战”,而如今,虽然非瘟得到一定控制,但常态化防控依然严峻。

非瘟常态化非放松理由,局部爆发风险堪比2019年

非瘟常态化下的风险挑战

非瘟,这个曾经让养猪业如履薄冰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常态。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局部爆发风险堪比2019年,一旦放松,非瘟就会趁虚而入。

防控策略回顾

2019年,我为30多家猪场做了防非审计,见证了无数养猪户的心酸历程。那段时间,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应对非瘟,从采样检测到猪场改造,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措施 目的
采样检测 强力执行,确保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猪场改造 安装比例泵,方便添加消毒剂,保证饮水酸化
人员管理 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非瘟防控的误区

有人认为,非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放松警惕了。然而,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半个月不发病,一个月不发病,一个季度不发病,人总是善忘的,养猪人也不例外。仿佛非瘟已经从我国消失,开始大肆补栏,日常防控也逐渐放松。而这些变化,就为去年冬季非瘟的二次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非瘟常态化非放松理由,局部爆发风险堪比2019年

非瘟防控的四大挑战

面对非瘟常态化,我们面临着四大挑战:

  • 强化猪群关键阶段防护
  • 强化猪场风险点监测
  • 强化猪群关键节点检测
  • 提高猪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猪群关键阶段防护

无论是非瘟强毒感染还是弱毒感染,猪只集中在六大窗口期感染。强化对猪群关键窗口期的保护,可大幅降低非瘟爆发风险。例如,在发情、配种、分娩、转群、免疫、应激等阶段,提前预防和治疗。

猪场风险点监测

猪场不仅要控制外部风险源,还要重视内部风险点的监测。如人员洗澡间、赶猪通道、出猪台等,定期检测,早发现早处理。

猪群关键节点检测

在卖猪、转群、分娩、疫苗免疫等操作后,对采食量下降、精神不好的猪只进行检测,科学监控猪群状态。

非瘟常态化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强化防控措施,共同守护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