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分阶段保健,科学养殖促健康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疫病防控的压力越来越大。科学的保健方案需要结合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疾病风险,运用抗生素、疫苗、营养调控等手段。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制定一套科学的保健方案是保障猪群健康、提升生产效益的核心。
国内猪场保健现状
国内猪场普遍依赖抗生素,平均用药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12%-15%,远高于欧美国家的5%-8%。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坚持良好的环境、解除免疫抑制、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猪群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猪群保健的关键阶段:种猪
健康稳定的猪群是猪场正常生产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阶段母猪的保健措施。
后备母猪保健
维生素E与繁殖关系密切,硒不仅参与免疫反应,还可促进生长。后备母猪配种前7-15天,每头注射亚硒钠维生素E2.5ml,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
产前母猪保健
母猪产前及产后各7天,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g、强力霉素200g以及阿莫西林200g。这有助于切断肺炎支原体等病原由母猪传给仔猪,同时能防止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产后母猪保健
母猪产完仔后,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10ml,能预防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和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经产母猪保健
据相关研究,从自主断奶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食时添加200mg维生素E和400mg胡萝卜素,一直到母猪发情时,然后将这两种添加剂的量各减一半,再喂至妊娠第21天。采用这一保健方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且母猪自身的体况良好,成活率高。
仔猪保健
哺乳期的仔猪容易出现仔猪黄白痢,所以猪舍保温一定要做好,保持干燥。可让小猪7日龄开始拱食保育太保,10日龄左右教槽时,把保育太保拌入教槽料里,断奶后把保育太保加入保育料中。断奶时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断奶,以防小猪不适应而出现拉稀或采食差的情况。
育肥猪保健
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保证猪只的生长发育需求。同时,注意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猪场保健方案的具体实施
阶段 | 保健措施 | 注意事项 |
---|---|---|
后备母猪 | 注射亚硒钠维生素E | 确保注射量准确 |
产前母猪 | 添加支原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 | 监控母猪健康状况 |
产后母猪 | 注射氟苯尼考 | 预防产后疾病 |
经产母猪 | 添加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 | 观察母猪发情情况 |
仔猪 | 拱食保育太保 | 注意仔猪断奶过程 |
育肥猪 | 提供营养均衡饲料,保持环境卫生 | 定期消毒猪舍 |
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实施保健方案时,需结合自身猪场的特点、猪只的健康状况以及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建议定期咨询专业兽医,以确保保健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通过全面、系统的保健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保障猪只的健康生长,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