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监测母猪体况,实现高效养殖
在养殖行业中,母猪的健康和体况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如何精准监测母猪体况,实现高效养殖,成为了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精准监测,从了解母猪体况开始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母猪体况。简单来说,就是母猪的体重、体脂肪、肌肉等生理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
监测方法:扫描仪与眼观评估
ACMC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的体况评分方法,它结合了扫描仪和眼观评估。扫描仪可以测定母猪体脂肪,而眼观评估则能帮助饲养员更准确地判断母猪的体况。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帮助饲养员更准确地调整饲喂量,让产仔舍员工更了解泌乳期母猪的体况和体重变化。
智能设备,助力精准饲喂
除了监测母猪体况,我们还需要通过智能设备来实现精准饲喂。
- 大数据分析进食情况,智能设备可精准饲喂;
- 电子耳标快速检测畜禽身体状况;
- 环境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光照等。
精准饲喂,科学养殖新篇章
精准饲喂系统可以根据母猪的年龄、体况、胎次进行哺乳期饲喂管理,科学地把控哺乳期母猪的实际采食量,保证哺乳期母猪保持良好体况,提高泌奶量。
这种智能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防控疫病,保障养殖稳定
在养殖过程中,疫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 防控好蓝耳病,持续强化公猪站、核心母猪场监测;
- 根据实际开展育肥猪免疫,保证商品母猪场以及育肥场稳定生产。
个体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
通过智能饲喂,可以实现对群养母猪的个体化管理,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得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
比如,怀孕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体况变化,以确保顺利产仔。
精准饲喂,营养需求个性化
提到智能饲喂,无疑要提到一个名词——精准饲喂。就是给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个体给予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怀孕母猪需要从日粮中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后备母猪的选留与监测
后备母猪的选留要根据猪场生产记录,选择其父母代生产性能优秀且同窝内没有病残猪的母猪作为候选。有条件猪场建议结合特定病原监测选留抗原。
监测母猪体况,测量背膘是关键
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准确的方法来监测母猪体况:测量背膘。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中,要始终如一地关注母猪!管理良好的母猪场特征是各个阶段的母猪都保持完美的体况。
测量背膘厚时,应在母猪第10肋骨、距背中线6.5厘米处读数,通常称为P2。可用金属或硬塑料模板来确保每次都在同一位置读数。
精准供应饲料,满足不同品系、胎次母猪的营养需求
以动态测膘调料技术和功能性纤维应用技术为手段,精准供应饲料以满足不同品系、胎次母猪的营养需求;通过对各阶段母猪进行测背膘,定期分析母猪...
RFID技术,助力个体识别与精准饲喂
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RFID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可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如今,在智能养猪产业中该技术被大量使用,主要用于进行个体识别。
实践验证表明,通过妊娠母猪精准饲喂智能控制系统,母猪进食后剩余饲料比例小于1%,一次完成采食量比大于95%,大幅提高了进食效率。
智能测温,助力疫病防控
并作出有效处理是处置疫病的首要步骤。发病猪只发现越早,疫病控制越容易。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可能让智能测温发展迅速成熟。
在疫情期间,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基本采用先进的医用红外热成像、人脸识别、目标检测与追踪等技术推出了智能化的体温监测系统。
哺乳母猪的保健
哺乳母猪的保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补偿母猪在产仔过程中的身体损失,快速恢复母猪的身体功能,减少母猪的喂养和哺乳等身体功能紊乱;
- 产后注射1-2次缩宫素,促进子宫内容物的快速排除,减少子宫炎和产后感染的发生;
- 调节母猪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母猪泌乳机能。
定期用B超对背膘进行扫描
定期用B超对背膘进行扫描是监测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体况,以及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方法。
在很久之前,人们就认识到保持最佳体况对提高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窝产仔猪数非常关键。
精准监测母猪体况,实现高效养殖,是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运用智能设备、精准饲喂、个体化管理等手段,我们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阶段 | 监测重点 | 措施 |
---|---|---|
后备母猪选留 | 父母代生产性能、同窝内病残情况 | 结合特定病原监测选留抗原 |
怀孕期 | 体况、体重变化 | 精准饲喂、个体化管理 |
哺乳期 | 体况、泌乳量 | 精准饲喂、保健措施 |
断奶期 | 体况、体重变化 | 精准饲喂、个体化管理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