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精准剔除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哎,说起非洲猪瘟,那可是让养猪人头疼不已的事情。2020年6月后,野毒的毒力虽然减弱了,但精准剔除的难度却增加了。不过,咱们还是要硬着头皮上,毕竟这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损失,还有团队的稳定和信心。
实战案例:精准剔除,减少损失
自从2019年初,非洲猪瘟的紧急处置就逐渐成熟起来。我指导过的多个养猪场,通过精准剔除,成功减少了经济损失。日常生产中,改善猪舍环境、提升猪的营养、精细化管理、减少猪群应激,这些都能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从而提高精准剔除的成功率。
精准剔除,损失可控
媒体报道说,非瘟损失可控在1%以内!但有些猪场,这些病连精准剔除的机会都没有。一旦发生感染,通过精准剔除,及时的损失可以控制在1%以内。
非洲猪瘟带来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一旦爆发,对当地养猪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自从去年传入我国辽宁后,迅速传遍全国。我们根据行业会议的数据,了以下几点:
年份 | 地区 | 经济损失 |
---|---|---|
2020 | 辽宁 | 2000 |
2020 | 吉林 | 1500 |
2021 | 黑龙江 | 1200 |
2022 | 内蒙古 | 1000 |
匠心种猪,生物安全是关键
林纯洁介绍,公司会对每一头公猪、母猪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全群种猪基因检测,剔除携带不良基因种猪,去弱留强,培育出真正优秀的种猪。猪场正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养殖,但就目前了解来看,智能化养殖存在一些难点:温控系统、刮粪机开合与饲料配送等都没问题,但环境系统控制难度大,感应器容易出现问题。
猪场精准剔除的挑战
猪场员工对非洲猪瘟精准剔除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猪场日常生物安全与防控意识薄弱,精准剔除执行中人员意识不到位,造成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扩大,病毒传播快速。
非洲猪瘟防控的真谛
非洲猪瘟之所以能做到精准剔除,主要有三点:传播速度慢、感染静默期长、检测技术先进。但防控非洲猪瘟,区域生物安全、公司管理体系机制所带来的执行力、概率才是关键。
非洲猪瘟防控的未来
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官方已经接连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业内人士认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变化,尤其是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生猪产能恢复呈现震荡态势,猪价下跌也较难一蹴而就,在本轮“超级猪周期”中,猪价景气恐将延长。
对于中国养猪而言,非洲猪瘟仍然是影响猪群健康与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素。虽然美国发明的非洲猪瘟疫苗已经在泰国上市,但预期中国短期之内不会批准安全且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上市,这就意味着非洲猪瘟依然需要通过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系统的监控体系及紧急处置措施来控制。
所以,各位养猪人,咱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毕竟这关系到咱们的经济利益和猪场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