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高死亡率,警惕这些养殖误区
养殖户们,你是否曾为仔猪的高死亡率而头疼?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帮你找出那些隐藏在养殖过程中的误区。
仔猪死亡率的惊人数据
疾病 | 死亡率 |
---|---|
低致病性PRRSV | 26%以上 |
高致病性PRRSV | 50%以上 |
猪传染性胃肠炎 | 100% |
猪丹毒 | 未提及 |
看到这些数据,是不是觉得有些触目惊心?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些死亡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养殖误区。
养殖误区一:霉菌毒素的影响
近年来,猪越来越难养了,其实这都是猪只毒素超标引起的,尤其是霉菌毒素。如果初生仔猪阴门红肿,那就说明有霉菌毒素的影响了。
养殖误区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传染病,猪对它是最敏感的动物。其他动物如猫狗等虽然不致病,但可以体内带毒,排毒。所以,猪场最好不要养这些动物,以免传染给猪群。
养殖误区三:蓝耳病的爆发
2006年蓝耳病爆发,由于绝大部分猪场对蓝耳病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一个猪场发病,很快就传到另一个猪场,蓝耳病迅速蔓延,导致很多养殖户损失严重。
养殖误区四:禁抗后的挑战
禁抗后,抗生素使用量会出现短暂的增加,后续才逐渐下降。禁抗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生长速率,提高了断奶后仔猪死亡率,仔猪对应激更加敏感。
养殖误区五:仔猪出生头三天的管理
许多猪场在仔猪出生头三天的管理上可能会犯很多错误。来自实践上的数据显示,仔猪断奶前50%的死亡都发生在头三天,因此头三天的管理非常重要。
养殖误区六:催产素的使用
许多猪场会选择催产素刺激,但99%的猪场催产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催产素分为长效和普通两种,二者可以搭配使用。但是在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的痛苦子宫收缩和抑制排乳。
养殖误区七:分娩后对初生仔猪补氧
初生仔猪从39度的体内环境到20摄氏度左右的外界环境,体温可能要下降到36度。有研究表明如果出生后没有进行干燥的话,每30分钟体温会下降3度。因此保持初生仔猪体温非常重要。
养殖误区八:第一时间将仔猪分类寄居保证初乳摄入
仔猪出生后,吃初乳是很重要的事。初乳摄入时间和摄入量会影响体重。仔猪初乳摄入的60%发生在出生后6小时以内,90%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
一下,养殖仔猪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这些误区,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减少养殖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