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在饲料厂存在风险
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饲料原料从田间到工厂,再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命力。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敌人——非洲猪瘟病毒。
风险无处不在
从收储到加工,再到运输,饲料原料的每一环节都存在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风险。这就像是在一片宁静的湖面上,突然间就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防控之道
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评估,我们发现采取高温喷雾干燥工艺生产的猪血蛋白粉,即使检测结果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传播疫情的风险也极低。这就好比是在战场上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盾牌。
行业大佬的见解
在2月22日举办的非洲猪瘟防控国际交流会上,多个行业大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饲料原料中存活超30天,并可通过饲料或原料进行传播。这就要求我们,猪场和饲料厂必须严格把控饲料原料的感病风险。
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非洲猪瘟在我国流行速度如此快、范围如此大、造成影响如此严重,除了人、车、物这些风险因素外,《饲料》在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中也扮演了不小的角色。
病毒传播的秘密
非洲猪瘟病毒和经典猪瘟病毒若要通过饲料传播,饲料需被病毒污染且以传染性形式存活。这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分析
2月22日,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主办的非洲猪瘟防控国际交流会上,多个行业大佬提到,饲料原料存在携带非瘟病毒的风险,而自配料无来源追溯、无检测,只是简单的粉碎混合,感染风险大!在当前非瘟严峻形势下,安全是所有猪场考虑的首要问题,停止使用自配料,转用大企业的超长高温制粒全价料,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非瘟风险,让猪场安全更有保障。
防控策略
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9月13日发布公告暂停了以猪血为原料生产的饲用血液制品在猪饲料中的使用。同时,为科学系统评估核酸阳性饲用血液制品传播疫情的风险,农业农村部安排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分别进行了核酸阳性猪血蛋白粉的病毒活性检测。
数据解读
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非洲猪瘟病毒不同分离株的最小或中位感染剂量在102和105之间,具体数量取决于毒株毒力、暴露频率和入侵方式。目前还没有中国流行的非洲猪瘟 Georgia分离株在饲料中的感染剂量的报道。
应对措施
上报有41例,淘汰捕杀超140000头生猪,疫区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19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
结论
非洲猪瘟病毒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其持续爆发将会对我国畜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重点讨论非洲猪瘟对养猪及饲料业的深远影响及对策。
区域 | 感染案例 | 生猪淘汰数量 |
---|---|---|
辽宁 | 18例 | 未提供 |
其他省份 | 23例 | 未提供 |
饲料?饲料原料存在携带非瘟病毒的风险,而自配料无来源追溯、无检测,只是简单的粉碎混合,感染风险大!在当前非瘟严峻形势下,安全是所有猪场考虑的首要问题,停止使用自配料,转用大企业的超长高温制粒全价料,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非瘟风险,让猪场安全更有保障。
研究案例
在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生物安全3级Ag动物室建造了一个中试规模的饲料厂,包括混合器、斗式提升机和相关喷动装置。在引入ASFV污染饲料之前和之后,总共对设备上和房间内的18个不同地点进行了擦拭,以评估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一旦ASFV被实验引入饲料生产环境,病毒就在整个工厂广泛分布,随着后续批次饲料的生产,检出率只有微小变化。
面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我们的养殖事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