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春教授谈非洲猪瘟防控:农业养殖安全新策略
作者:畜养巧匠•更新时间:3天前•阅读3
杨汉春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兽医专家,近期在多个场合分享了关于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观点。他强调,生物安全是生猪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的唯一有效、可行的策略。
非洲猪瘟防控的现实挑战
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我国后,给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疫情流行趋势有所趋缓,但疫情并未完全消停。杨教授指出,非洲猪瘟流行已呈现常态化,病毒污染面广,传播途径多样,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防控策略:生物安全是关键
杨教授认为,目前尚无安全、有效、可信、可商业化生产的非洲猪瘟疫苗,因此,生物安全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首选策略。
构建全行业的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不仅限于养殖企业,涉及到了整个畜牧兽医行业,包括运输、屠宰、加工、饲料等多个环节。消灭传染源、消除污染源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实施非洲猪瘟根除计划
根除非洲猪瘟是我国生猪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杨教授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三个阶段:流行阶段、局部流行与疫情散发阶段、零星出现疫情阶段,并强调要实现从猪场净化走向区域净化,再走向全国根除。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环节
杨教授详细介绍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关键环节,包括引种监测、猪群监测、运输工具控制、人员控制、进场物资/物品控制、饲料控制、环境控制等。
引种监测与猪群监测
自繁自养,不必要不引种;禁止从有疫猪场引种和购猪;要实行引种场外隔离并进行临床监测和实验室检测。
运输工具控制
禁止未经清洗消毒的车辆靠近猪场。要建立车辆的清洗消毒体系。人员控制
外来人员需实施隔离措施,所有物品必须置于场区入口处,并进行消毒处理。猪场人员要实行封场管控,减少外出,不去疫点、疫区等。进场物资/物品控制
禁止来自疫区的所有物品进入猪场,禁止猪肉及其制品带入猪场,进入猪场的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饲料控制
禁止饲喂泔水/餐厨剩余物,对可能受到污染的饲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控制
定期对猪场及周边道路、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定期进行监测与评估。杨汉春教授的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为我国生猪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只有全行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保障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环节 | 具体措施 |
---|---|
引种监测 | 自繁自养,禁止从有疫猪场引种 |
猪群监测 | 临床监测与实验室检测 |
运输工具控制 | 禁止未经清洗消毒的车辆靠近猪场 |
人员控制 | 外来人员需隔离,猪场人员减少外出 |
进场物资/物品控制 | 禁止来自疫区的物品进入猪场 |
饲料控制 | 禁止饲喂泔水/餐厨剩余物 |
环境控制 | 定期消毒,防止水源污染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