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频发,掌握发病规律

非瘟频发,掌握发病规律

亲爱的养猪朋友们,近期非洲猪瘟频发,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非瘟的发病规律,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一、非瘟的发病群体

在猪群中,非瘟的爆发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猪更容易 染病,而保育猪的发病时间相对较晚,乳猪发病的概率较低。至于母猪,则可分为几个阶段:妊娠前期的母猪最易发病,然后是空怀母猪,最后是妊娠期母猪。

猪群阶段 发病时间 发病概率
妊娠前期母猪 较早 较高
空怀母猪 较晚 较高
妊娠期母猪 较晚 较高
保育猪 较晚 较低
乳猪 最晚 较低

二、非瘟的发病规律

根据非瘟疫情的猪只伤亡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最先感染的是成年猪,其中经产母猪是最先感染的,死亡的也最多。

  • 夏季蚊虫、老鼠等传播媒介活跃,有利于非瘟传播。
  • 人员活动频繁,易将非瘟病毒带入猪场。
  • 发病猪群不同,发病时间、发病概率不同。
  • 发病后,持续高烧不退,病情缓慢扩散。
  • 出现异常症状,如打针后血液不易凝固等。
  • 母猪出现异常死亡,无常见疾病特征。
  • 育肥猪中肥猪,更易发病、早发病、出现急性死亡。

三、预防非瘟的策略

面对非瘟,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发病规律,还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加强猪圈清洁,定时消毒,防止蚊虫、老鼠等传播媒介进入。
  2.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特别是无关人员,如需进入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3. 避免购买市场猪肉,减少与高危人员的接触。
  4. 猪场应配备专用工作服,避免交叉感染。
  5. 关注猪群健康,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上报相关部门。

非瘟疫情波动常态化,掌握非瘟的发病规律和防控措施,是每个养猪人的必修课。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猪场安全,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咨询当地兽医机构。

非瘟频发,掌握发病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