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广西非洲猪瘟病毒遗传特征
作者:花田韵客•更新时间:2天前•阅读1
众所周知,非洲猪瘟这个恶魔在中国养猪界肆虐了整整十个月,给无数养猪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病毒这个狡猾的家伙,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让猪场一夜之间变成“僵尸城”。今天,我们就来揭开2019-2020年广西非洲猪瘟病毒遗传特征的神秘面纱。
研究背景
2018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爆发,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蔓延到全国多个省份。广西作为养猪大省,自然也未能幸免。为了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广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西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019-2020年间广西地区非瘟暴发期间现场采集的组织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从14个地区86个不同猪场采集的336个组织样本进行了非瘟检测。他们从检测出的阳性样本中随机抽取了66份进行遗传分析。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所有样本的非瘟阳性率为57.14%,阳性率之高,令人咋舌。在66个分离株中,基因I型有8株,基因II型58株。所有66个分离株可以划分为两个血清群,血清群4和8。
基因型 | 分离株数量 | 血清群 |
---|---|---|
基因I型 | 8株 | 4 |
基因II型 | 58株 | 8 |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流行的基因II型毒株与欧亚国家的部分毒株具有100%的同一性。而基因I型毒株在NCBI数据库中没有找到100%相似的序列,最相似的毒株是葡萄牙OURT88/3毒株和西班牙NHV毒株,相似度为99.74%。
结论与启示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广西非洲猪瘟病毒遗传特征的真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防控非洲猪瘟。
-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的传播。
- 加强对猪场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 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非洲猪瘟病毒这个恶魔仍在威胁着我们的养猪业。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战胜这个敌人,还养猪业一个安宁的未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养猪户,我深知非洲猪瘟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个恶魔。让我们一起加油,为养猪业的明天而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