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非洲猪瘟传播风险加剧,养殖户需加强防控
作者:农趣雅客•更新时间:3天前•阅读3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但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却不容忽视。对于养殖户来说,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加强防控,成为了当务之急。
秋季猪场易发疾病的原因
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秋季猪场的病更多。这主要是因为夏季猪只受到热应激、霉菌毒素侵害等因素的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到天气转凉,疾病便开始暴发。
早晚温差大
立秋之后,早晚温差较大,这对猪场是一个考验。晚上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猪只感冒,抵抗力下降。
案例:去年初秋,甘肃一个猪场老板发现猪只反复咳嗽,用尽各种药物效果不佳。后来发现是猪舍晚上温度过低引起的,通过提高温度,猪只咳嗽问题才得到解决。
气候不稳定
春秋气候不稳定,忽冷忽热,对猪只是一种考验。这种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猪只感冒、呼吸道疾病等。
季风增强
秋季季风增强,有利于疾病的传播。虽然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但大风有可能将病毒污染的颗粒粉尘吹到其他地方。
雨水增多
最近半个月,雨水较多,对猪场建筑、电路等造成威胁。同时,雨水会将各种病菌冲到其他地方,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管理跟不上
许多养殖户在疾病预防方面存在误区,只关注眼前的猪只健康,忽视了疾病的预防。这种管理方式在非洲猪瘟肆虐的背景下是行不通的。
秋季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1. 加强猪舍温度管理
保持猪舍温度适宜,避免早晚温差过大,降低猪只感冒风险。
2. 严格饲料管理
确保饲料质量,避免霉菌毒素侵害,提高猪只抵抗力。
3.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猪场出入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品等,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4. 定期检测
定期对猪群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5. 提高养殖户防控意识
加强养殖户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秋季是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时期,养殖户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猪场的稳定发展。
防控措施 | 具体操作 |
---|---|
加强猪舍温度管理 | 保持猪舍温度适宜,避免早晚温差过大。 |
严格饲料管理 | 确保饲料质量,避免霉菌毒素侵害。 |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 加强猪场出入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品等。 |
定期检测 | 定期对猪群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 |
提高养殖户防控意识 | 加强养殖户培训,提高他们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