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效益的隐形杀手——细菌内毒素
食品安全问题的隐形杀手热度在养殖界持续升温,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猪场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猪场的效率、效能和效益,进行生猪产业价值链的广度联合和深度整合,将会是中流砥柱。
猪场效益的无形杀手——回肠炎
控制好猪支原体肺炎对于提高猪群健康,减少呼吸道疾病,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猪场生物安全和生产流程管理是关键,否则会导致猪生长缓慢,降低饲料报酬,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恶臭氨气——养猪业的隐形杀手
恶臭氨气是现代养猪业的隐形杀手,只有充分重视其危害性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之,才能养住出健康的猪群,提高养殖效益。猪场中恶臭及氨气来源于粪便中含有的或在贮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成分;肠道未吸收的含氮有机物、脱落的消化道黏膜上皮、消化道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消化道死亡微生物的分解产物;以及猪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
猪舍内空气中的内毒素含量
目前关于猪舍内空气中的内毒素含量阈值尚未确定,但有资料研究表明:猪舍中的内毒素含量≥1540EU/m3就会影响猪只健康,很多卫生条件较差的猪舍内毒素含量往往超标。
细菌内毒素的危害
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畜禽繁殖障碍、生长缓慢、抗生素治疗无效;正成为养殖业的隐形杀手。霉菌毒素除了可直接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还会降低饲料的品质,导致猪只生长缓慢,影响猪场经济效益。
猪场效益的隐形杀手——细菌内毒素
这类药物能够控制蓝耳病发生后的细菌性继发症,所以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也让养猪人从此不再畏蓝。蓝耳病疫苗究竟如何选择?支原体是猪场最常发生、流行最广并且最难净化的原发性疾病之一,被称之为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隐形杀手。
支原体肺炎的影响
支原体发病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有时候夏天没有做好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叠加热应激,能明显感觉到猪不吃食、生长速度变慢。猪支原体肺炎感染会降低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引起猪群的免疫抑制,降低猪群的整齐度,增加死淘率,还易继发细菌病,增加用药成本,推迟出栏时间。
案例分享
山东某存栏母猪100头左右规模猪场,未免疫蓝耳病疫苗,免疫了某公司生产的猪瘟、伪狂犬和圆环病毒2型疫苗。猪群整体状态良好,但个别母猪产后7天左右出现发烧及奶水减少的症状,注射头孢和替米考星等药物后,无明显改善。后经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指导,采集病料进行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并无病毒性病原存在,但猪只体内内毒素含量明显超标。
什么是细菌内毒素?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的产物。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脂多糖中的类脂质A成分。内毒素能够引起动物全身炎症反应,致使体温升高,体内酶活性降低,动物表现出厌食、嗜睡等生理现象。
抗生素使用对内毒素影响有多大?
一些实验研究及临床资料证明,抗生素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有诱导大量内毒素释放的副作用,在临床上可能引起或加重内毒素血症并且不同的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细菌内毒素对猪场的危害有哪些?
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内毒素大量生成,机体屏障系统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内毒素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全身,机体就会出现病理状态,包括母猪便秘、子宫内膜炎、仔猪腹泻等症状。
猪场内毒素的控制办法有哪些?
控制方法 | 具体措施 |
---|---|
改善猪舍卫生状况和环境控制 | 在猪舍内喷水或饲喂湿拌料、使用漏缝地板的方法减少内毒素被吸入;同时做好温度调控,减轻热应激。 |
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 | 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预防母猪便秘,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产生,减少内毒素的产生。 |
使用内毒素吸附剂 | 吸附饲料中的内毒素,减少猪只摄入风险。 |
使用免疫机能增强剂 | 调节猪只免疫机能,增强猪只自身解毒能力,解除内毒素导致的免疫抑制。 |
中、西医药物对症治疗 | 中药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对内毒素的吞噬廓清能力,一方面增强机体的抗毒功能,另一方面促进内毒素的代谢。 |
小结
内毒素造成的一系列影响非常严重,很多时候猪不是死在病原造成的器官损伤上而是死在内毒素造成的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方面。所以在猪场疾病防控时一定要重视疫苗和药物的品质,尽量避免内毒素所带来的对猪场效益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