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消毒,注意消毒剂浓度与作用时间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7天前•阅读6
立冬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冬季猪舍密闭,病原体浓度较高,消毒剂受低温影响,活力下降,猪只对传统喷雾消毒的冷刺激应激反应更大。因此,正确选择消毒剂浓度与作用时间至关重要。
一、温度对化学消毒作用的影响
消毒作用是消毒剂与微生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化学反应速度愈快;温度愈低,化学反应速度愈慢。化学反应速度愈快,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愈强烈;化学反应速度愈慢,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愈和缓。
二、消毒剂抗菌效力的测定
消毒药抗菌效力的测定,通常在15~20℃气温下进行。一般我们所知道的杀菌结果都在常温下检测的,温度变化后需重新测定。因此对规模养猪场而言,在不同季节定期进行消毒剂的杀菌效力测定很有必要。
三、猪场常用消毒剂受温度影响变化
消毒剂名称 | 注意事项 |
---|---|
复合酚、复方煤焦油酸 | 稀释用水的温度不要低于8℃,酚类消毒剂在低温条件下消毒效果下降。酚类消毒剂消毒时温度提高10℃,则消毒速度提高8倍。 |
氢氧化钠、氧化钙 | 碱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既取决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也与其溶液的温度有关,氢氧化钠热溶液的消毒杀菌作用得到极大提升。 |
过氧乙酸溶液 | 过氧乙酸在低温下消毒效果下降,但过氧乙酸即使在-20℃时仍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
氯制剂 | 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在温度增高时可加强其杀菌作用,但次氯酸钠溶液在加热时会加速分解而失去消毒作用。 |
碘制剂 | 包括碘酊、碘伏、碘酸等,本类消毒剂消毒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在0~5℃下,杀菌作用比室温下稍迟缓,作用时间需延长20min。 |
甲醛 | 在冷处即会发生聚合反应。醛类在温度增加时,杀菌效果增加。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猪舍时,温度低于15℃时消毒效果不理想,达到18℃以上时消毒效果良好。 |
戊二醛 | 受温度影响较小,用2%碱性戊二醛水溶液杀灭炭疽芽孢杆菌,在40℃下作用2min的杀灭率与在20℃下作用15min时相同。 |
二氧化氯 |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降低其杀菌效力逐渐减弱。 |
过硫酸氢钾 | 过硫酸氢钾的消毒作用源于其溶解于水后,与微生物作用时的氧化、卤化作用。这些作用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温度降低时其卤化作用、氧化作用均会降低,而使其消毒作用降低。 |
乙醇 | 乙醇的杀菌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但没有酚类、醛类明显。 |
表面活性剂类 | 常用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包括苯扎溴铵、双链季铵盐类等,此类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可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
抗冻剂、抗冻消毒剂 | 中国疾控中心公开的两款低温消毒剂,用于极低温环境条件下的消毒。 |
四、冬季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 消毒剂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避光、通风及小孩手不可及的地方。
- 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通风、不可入眼和皮肤接触。
- 消毒剂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 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存放含氯消毒剂房间里的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避免氯气对电器及物质产生腐蚀作用。
冬季养殖消毒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合理选择消毒剂、掌握消毒剂浓度与作用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障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